English

博物馆民间文化藏品仍在“消失”

热点关注
2003-11-1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肖海鹰 我有话说

每当我们看到凝聚着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民间文化珍品,在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被收进博物馆的时候,都会为它们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归宿而庆幸。但人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些“保护”进博物馆的民间文化藏品依然需要“保护”,因为它们正在最应该保护住它们的地方,继续“消失”着。80岁的民间美术研究专家王树村正在为这个问题深深地忧虑着。

王树村:土文物受冷落如同消失

笔者近日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采访组在积水潭医院见到了病重住院的王树村先生。王先生收集中国民间年画已有60多年,是中外闻名的收藏大家。长期以来,他一直在为身后这一万多件民间年画珍品寻找归宿,却迟迟不愿把它们送进博物馆。王先生曾经有过两次把藏品送进博物馆的“惨痛”经历:这些“土”得掉渣的东西,在大博物馆里得不到与那些高价文物同等的待遇,而是“一入‘馆’门深如海”,再也没有展出过,连王先生这样的专业人员想再见一面都被拒绝。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黔滨最近也和笔者谈到,目前各级博物馆中,研究民间文化的专业人员都十分缺乏,有的地方把这类藏品锁在箱子里,50年从未打开过,连基本的登记、造册、整理工作都没有完成,遑论进一步研究了。他说,贵州省博物馆的展厅本来就小,还要划出一部分办展览,增加收入,所以根本无法完整展出馆内的民间文化藏品。如果这些藏品无法发挥作用,不能与欣赏研究它们的人们见面,那和已经在世间“消失”又有什么区别呢?

众学者:进馆后生霉变只抢不救

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杨国光对笔者谈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时说:“首先在于观念问题。许多人觉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必然淘汰那些传统落后的东西,利用这些东西搞一下旅游可以,玩一下可以,保护就没有必要了。我们不能让民间文化保护只是成为部分专家和业内人士才了解、才关心的事,而应该唤起社会各界对民间文化的感情、认识和责任心。”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乌丙安也认为,现在对民间文化的抢救确实存在着只“抢”不“救”的问题,不能光把这些遗产“抢”进博物馆就完事大吉,应该继续考虑它们的“后事”,订立具体的标准和细则,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让这些藏品在全面保护的状态下得到开放和利用。

笔者在采访文化部教育科技司社科处陈迎宪处长时还了解到,比起这种“养在深闺人不识”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在各地的专业博物馆和艺术研究院所的“损毁”。由于普遍实力不足,没有条件配备现代化的保管设施,许多藏品被堆放在没有恒温、恒湿条件的房子里,任凭银饰在变黑、纸张在霉变、木器在生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也告诉笔者,我们花费几十年心血抢救的一批民间音乐的钢丝磁带,由于缺少设备和经费,无法制成CD,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在不断地消磁。这些历尽千辛万苦才寻觅到“藏身之处”的民间文化珍品,依然和那些散失在民间的同类一样,抵御不住岁月的侵蚀,同样忍受着不断“消失”的命运。

冯骥才:涂脂粉再破坏低级庸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近日提出,接待旅游者的民间文化保护场所也存在着“再破坏”的问题。许多地方把古老建筑“整旧如新”,给古朴的房间“涂脂抹粉”,还乱造景点“添金加银”,把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庸俗化。

在国内博物馆对民间文化的“再保护”面临重重问题,珍贵的遗产出现“再消失”窘境的时候,王树村先生的藏品却在国外多次展出,还有外国学者找上门来,要求收藏他的藏品,老人几经犹豫,还是婉言谢绝了。他说:“这些中国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还是中国人最了解它,它的根在中国。我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欣赏它,享有它。”老人虽身在病中,可最关心的还是他的藏品的存留。他反复提起曾筹建10年又不了了之的中国民间美术馆,痛心不已。他说:“现在社会各界对民间文化保护的认识和热情不断增强,政府部门对这方面的工作日益重视,这是非常好的时机。中国拥有举世瞩目的悠久丰厚的文化传统,除了收藏高雅艺术的中国美术馆外,应该尽快建立保藏民间文化的国家级博物馆,让这些饱含着中国人独特智慧的民间文化珍品真正找到永留后世的归宿,这不仅是我一生的心愿,也是我们这一代民间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