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交换变得简便易行,也对技术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适应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堪称为典范的技术中介机构的服务发生了质的飞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收集、发布和简单的牵线搭桥,而是各显神通,推动技术在市场上变成钱。本刊发表这篇报道,旨在以小见大,传达当今技术市场跳动的脉搏。
技术市场,由于汇集了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技术和推动技术转化的必要条件的资金,又逢当前互联网的兴起,使市场运作千变万化,也使国际知名的技术转移机构即技术市场被业内人士不无褒义地称为大“玩家”。同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和国际化的挑战,一些国内技术中介机构也在悄悄地发生巨大的变化,成为“玩家”。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依靠简单的信息搜集发布而发展的技术市场面临着生存威胁。当人们试着利用网络进行技术交易时,又遭遇了网络泡沫的破灭和风险资金的谨慎入市,对探索带来新冲击。
一些在冲击中成长的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凭借出色的应变能力,把技术转移市场的规模越做越大,目前已超过1000亿美元,自己也成了技术转移业的大“玩家”。比如,英国技术集团BTG在2002年的收入就达到了3320万英镑,约等于5000万美元。他们认为,技术能否在市场上产生价值,这是检验技术转移成功与否的标志。
他们推动技术在市场上变成钱的诀窍在哪里?上海技术交易所首席信息官叶尚杰介绍,专业化是他们最重要的战略。
BTG技术转移可以简化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技术来源,根据公司具体情况选择适宜自己的技术范围,了解有关市场状况。第二阶段,使技术增值。这需要申请专利,有时还需投入资金进一步完善这项技术。这些工作很复杂,包括考察该项技术和有关市场情况,了解相关专利情况,并决定是避开还是买进。第三阶段,推动技术在市场上产生价值、赚到钱。这要决定是采取适当的方式把技术转让出去,还是建立一个采用这一技术的新企业。
BTG的经验表明,推动技术在市场上变成钱,需要掌握三个关键:理解技术、理解知识产权、了解市场。从BTG的收入来源可以发现,他们技术转移上市后的分成,占了总收入的2/3。这说明他们推动技术变成钱的做法是成功的。
中国技术市场虽然出现才20年,但如果说,市场冲浪中的胜者就可称为“玩家”,那么,在技术转移领域,中国已不乏这样的“玩家”。成功运行半年多的我国首家网上技术市场——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就是其一。
一般来说,谁都不会知道何时何处会产生何种新技术。于是有什么卖什么,即以供给拉动需求,成了技术市场的常规做法。
但是,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以需求拉动供给,大获成功。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介绍,他们以企业的科技难题招标、在线洽谈为主,受到普遍欢迎。浙江网上技术市场运行一年来,全国有1490家网站与网上技术市场链接,36592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及其分支机构加盟,上网点击270万人次,5万余家企业建立交易网点,发布技术难题招标项目13571项、科技成果信息13万条,意向提供研发经费90多亿元,正式签约项目3291项,合同金额29亿元。网络的非接触优势在非典期间尤为突出,在今年4月20日后的半个月中,浙江企业在网上发布504个技术难题,签约项目84个。
浙江网上技术市场采取了种种有力措施,建立了种种制度,确保市场的交易秩序和声誉。比如,为确保信用,他们建立了上网企业、中介机构、科技专家每年经营信用的公布制度,和违规网站的黄牌警告及关闭制度专家课题组长的信用与申报政府课题挂钩联动制度等。
“玩家”并非大机构、大投入的专利,凭着对市场的敏感和较强的适应性,浙江县城里这样的技术机构正在崭露头角。
“日出华舍万丈绸”是对绍兴的传统特色经济的形容,绍兴纺织业生产力中心不满足于按常规走路,他们从印花技术入手,大胆地自主开发了当地需要的纺织技术和软件。
“三天出小样、五天成批量、七天上市场”,是原来的绍兴纺织品的生产周期。自从该中心自主开发了纺织印花制版系统软件并被企业采用后,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实现了“三分钟出小样、一天成批量、两天上市场”。中心再接再厉,又成功开发了数控印花激光制网机。中心服务的内容越来越多,产品的技术含量越做越高,企业上门请求服务的也越来越多,中心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好。
点评这种良性循环形成的关键,浙江省科技厅副厅级巡视员田波道破其中奥妙:今天,谁都能上网搜集信息,所以,科技中介机构必须要有自己品牌式的服务“绝活”,就是为区域经济提供有专业性的特色服务,同时配以高技术含量和诚信优质的高效服务。这是中介机构生存发展的关键。如果能够提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