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是重庆市都市发达经济区的龙头。2003年,全区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区级财政收入突破8亿元人民币,综合经济实力在重庆区县中位居第一。单纯看经济指标,已经在西部地区率先进入小康。
“但这还远不是全面小康。”渝中区委书记刘隆铸说。需要什么样的小康?经济殷实富足,社会和谐安详,精神健康向上。
1987年,重庆市第一个“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委员会”,在全市最繁华的解放碑商业区成立。“精促会”由所在地2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组成常委单位,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在很多人眼里,“官”“民”结合的“精促会”注定只能昙花一现。没想到“昙花”一现16年,而且已遍布全区13个街道,吸引了近千家社会单位参与。
16年来,解放碑“精促会”先后发起过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文明市民创建,培训社区文艺骨干,帮助社区组建健身队、舞蹈队、腰鼓队等业余群众文化、体育队伍。为满足下岗失业人员的需求,还举办了电脑打字、家政服务、清扫保洁等专业培训班。活动常变常新,内容贴近生活,“精促会”由此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仅解放碑街道,去年便有59600人次参加。
准确地分析形势,让渝中区很多工作一开始就能占据主动,凝聚城区精气神。适应用人制度改革后“单位人”变“社会人”的需要,渝中区于1996年初创建了第一所市民学校。市民学校教授舞蹈、书画、生活常识,讲解天下大势,评述身边小事,很快便星火燎原。截至2002年底,260所市民学校已渗透到每个街道和社区,当年学员超过25万人次。
目前,渝中区共有249支社区群众文体队,535支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都超过两万人。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会活动,形成了融入人心并藏之于民的精神财富。
发展总要面临矛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渝中区也出现了人均月收入低于185元的特困群体。区委、区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城市贫困将是今后较长时间内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城市持续发展、建设全面小康必须迈过的一道坎。而过去按条块划分,各自分散进行的城市扶贫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2002年,渝中区全面启动“城市解困工程”,探索系统解决贫困群体生活、就医、就业、子女就学和廉租房问题的城市扶贫新机制。事实证明,“稳心工程”稳定了人心,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同一年,全区投入865万元实施“星光工程”,建立了9个社区服务中心、12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摊前一个桶、社区一条路、小区一个点的“三个一”工程;读文明书,做文明人,创文明城的全民读书活动,让文明之风吹进了千家万户。
2003年初,渝中区率先启动学习型城区创建,决定开放教育资源,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定期举办学习节等,在5年内使全区三分之二的居民能够接受经常性的、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80%的单位、50%的社区、30%的企业、50%的家庭成为学习型组织,并探索建立学习型城区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使“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
壮大经济总量、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是渝中区委、区政府正在做的三篇大文章。三篇文章的主题,都是更好地服务于居住和往来于城区的人们。
5年来,全区共启动了40多个旧城改造片区,拆除违章建筑,建立环卫长效机制,新建绿地36万平方米,并投入上亿元资金,建成200多处灯饰景观,使这些曾经的棚户区成为市民流连忘返的场所。天气好的时候,每天晚上到人民广场跳舞、健身的群众近千人。欢乐的场面,多次感染前来观看的中外宾客。今后5年内,还将投资20亿元,新建公共绿地115万平方米。
渝中区抓住资本西进的机会,启动“中国西部经济强区、文化名区、现代都市风貌区”建设。这使得位于区内的中国西部最大商业步行街最具魅力,日均流量超过30万人次,年销售总额超过150亿元,并吸引了驻渝90%的国内金融机构、2/3的国外金融机构、3/4的世界500强企业。还有200亿元资金将在未来5年中投入中央商务区、交通通信、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建设。
2003年7月,渝中区委、区政府就经济发展和城建城管向市民征集“金点子”,一个月内共收到1000余条。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先生还拿出了十几年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