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共同主办的“陕西县域经济与金融论坛”本月初在西安召开。陕西省农业厅副厅长史俊通等政府部门的领导,何炼成、韦苇、闵宗陶、李义平、黄少安、姚慧琴等术界知名学者,以及企业界人士数十人共聚一堂,就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模式。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单一走城市化与工业化道路、过分夸大政府作用、盲目追求高技术、严重依赖金融支持而忽视民间经济发展要求和各种经济组织的培养、以行政区划代替经济区划等误区。与会者认为,县域经济要发展,必须把培养集群式经济作为突破口。企业家认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业发展中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主导农业产业的优化选择和持续稳定发展,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效推广,促进县域农业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会者建议各市县应针对自己的农业资源特点,确立一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合理科学的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量化综合指标体系,以龙头企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是关键。与会者特别关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问题。有学者指出:西部地区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但更缺的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还有学者提出,须进一步搞好国企改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有学者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在具体工作中,这个目标还应当具体化。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以此带动工业化。建议合理解决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建议西部地区农牧业减税五年,老、少、边、穷地区免税五年,以利于西部农牧业区休养生息。
退耕还林与生态环境建设。这是与会者关注的另一个热点问题。有学者从陕北、陕南地区的调研实践出发,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如退耕还林工程的工作经费普遍不足,部分县钱粮兑现标准不一等。另外,在具体执行中还存在违背生态规律的问题,如天保工程中的天然林禁伐与间伐防火问题、经济林与生态林的比例问题、林中套种问题及季节性、区域性封禁与放牧问题、退耕还林指标搭配荒山造林指标问题等,有必要深入探讨。学者建议对各县划给一定的项目整合管理权力;对县乡两级机构应加大改革力度;加大对陕南等地工程项目的投资力度。还有学者认为,应将生态环境建设看作是一个产业化的过程,将退耕还林、恢复生态、草畜产品的深加工等环节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过程。
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与会者认为,应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使农业发展银行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撑;解决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包袱,进一步按合作制规范农村信用社;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入股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的开发投资,建立西部开发银行,发行西部债券和股票,在西部建立两个证券交易所;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或“准地方政府债券”性质的企业债券,以信托机制汇集民间资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