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700多年前元代戏剧大师纪君祥笔下的“赵氏孤儿”今天又“火”了。在岁末的北京舞台上,站立着3个同出一门,又形神各异的“赵氏孤儿”。除了北京人艺版和国家话剧院版的两个“赵氏孤儿”唱起“对台”外,河南豫剧二团也赶着进京演出了说方言的“赵氏孤儿”。你来我往,煞是热闹。这不仅给艺坛平添了一段佳话,也是艺术创作的各个门类都在涌现的“名著改编热”的一个生动缩影。
对经典名著的改编是艺术创作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一个部分,历来是文艺评论与研究的热点话题。但从这三位改编《赵氏孤儿》的导演的创作体会和众多专家的意见来看,许多艺术家还是觉得改编名著和进行任何形式的文艺创作一样,都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对名著“翻案”不是不可以,但不能任意为之,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底线”。
国话版《赵氏孤儿》的导演田沁鑫在创作之初,就反复研究了元杂剧的原始剧本,并对剧本内容所涉及的历史史料做了一回“学问”,对《春秋》、《左传》和《史记》的相关内容都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中寻找出了新的感受和创作灵感。田导演说:“对经典名著的改编,要从作品的源头开始,从对文本和历史的研究开始,同时也可以钻研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从中生发出新的创作想法和理念。”田导演坚持不搞无原则的“颠覆”和“戏说”,觉得那不是一种对原著和历史尊重的态度。北京人艺导演顾威也认为,对经典名著的“再阐释”,应该从经典名著的“再认识”中生发出来,是对原本作品的一种深入挖掘,而不是先有了一个“哲理”,再去割裂和编织原著,把名著“大卸八块”,来迎合自己“哲理”的需要。如果都这样做,那么我们的下几代人就不会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经典名著了。
人艺版的《赵氏孤儿》导演林兆华认为,中国历史长,文化丰厚,积累的经典名著很多。这是现代创作者不可忘却的重要资源,通过对它们的改编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还算是刚刚开始。与此同时,做为一个当代人用新的态度和视角去观察经典名著也是必然的。林导演说,他对原本《赵氏孤儿》中所体现出来一些“愚忠”、“愚孝”的观点,就十分反感。他觉得像这样在原著中加以正面弘扬但现在来看已经陈腐过时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在改编中就不必再正面展现了。另一方面,林导演也十分注重使自己的“新观念”让观众“看懂”和接受。林导演告诉记者:“在这次对《赵氏孤儿》的改编中,对原有的故事框架没做大量的更动,而是老老实实地把一个故事叙述好。如果你的‘新阐释’观众都如堕五里雾中,那么这种改编就失去了意义。”戏剧家刘厚生在采访中说:“在对经典的改编中,忠实原著和对原著进行‘翻案’都是可以的,但要注意,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很成熟,具有被历代所公认的价值。对它的‘新解释’,要有‘新根据’。不能把情节人为地‘复杂化’,把主题人为地‘哲理化’,让原著承担它所不应承担的思考。”
黄在敏是已改名为《程婴救孤》的豫剧版“赵氏孤儿”的导演。他在谈到改编经典名著的规律时说:“对经典名著的改编,都是在寻求经典名著的‘当代共鸣’。是在通过对原著思想、人物和情节的改造,来达到与现代人更好的思想和情感的沟通。这种改编,都是在尊重艺术、尊重历史、尊重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注意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整体把握和评价。不能因为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某些局部的合理性,就为他做整体性的‘翻案’。对于事实材料十分详细完备,经过历史检验业已形成广泛定评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不能‘翻案’。这是经典名著改编必须遵循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