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地震后的美伊关系

2004-01-0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 我有话说

自伊朗库姆地区去年12月26日发生强烈地震以来,美国对伊朗就突然热情起来,对伊朗的援助就源源不断,目前援助仍在继续。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援助的背后,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美伊关系能否根本改善。

美国国务院1月1日宣布,自2003年12月7日起的3个月暂时取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其中包括允许美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美国公民以各种形式向伊朗提供现金和其他物质帮助,不仅包括食品药品、衣物、和帐篷,还包括移动电话、交通工具、收音机和个人电脑。在过去的14年中,对伊朗发生的两次地震,美也提供过捐赠,但都是通过非政府组织进行的,规模比现在小得多,最多的捐助也不超过80万美元,而目前美国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援助总价值已经超过1000万美元。美国不仅从全国各地为伊朗儿童征集了大量过冬的衣物,还广泛征集对伊朗灾民的捐赠,大到汽车,毛毯、小到热水器和玩具,应有尽有。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把伊朗列为“邪恶轴心”,但美国对伊朗在困难的时候慷慨援助,是否仅仅出于人道主义?此间分析家认为,美国对伊朗态度的变化反映下面几方面问题。

首先,是美国对激进伊斯兰国家的态度已由单纯地打压向强硬与怀柔并举的方向调整。美军事打击阿富汗和伊拉克后,其军事威慑力急剧膨胀,一些激进伊斯兰国家慑于美国的压力,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核问题的态度逐渐软化。这为美国的政策调整带来机会。

其次,单纯使用武力不仅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美国不时通过“软”力量予以恩惠,以此来影响这些国家的普通百姓,感化或软化这些国家的决策人物,争取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另外,美国也借此机会对伊朗和国际社会做姿态,树形象。今天,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困难日益增大,既没有意愿也来不及准备再开辟新战场,要伊朗向美国完全低头也不现实,美国自己也不愿意主动向伊朗做出要改善关系的姿态,双方均苦于没有机会。此次大地震给了美国一个主动示好的机遇,布什政府主动提供援助,既向全世界的舆论界显示了美国对伊朗人民的善意,树立了美国的“救世主”形象,又向伊朗政府发出明确的信息,还可以使得美国与其盟国在伊朗问题上的立场一致起来,达到一石多鸟的目的。

最后,美国主动向伊朗提供援助,反映其对伊斯兰世界的战略逐渐走向成熟,即对那些敢于叫板的国家继续毫不留情地坚决打击,对那些对美态度松动的激进伊斯兰教国家采取怀柔政策,美国对利比亚和伊朗的政策变化反映了这一特点。对于那些美国已占领和控制的国家,则尽力支持那些符合美国利益和价值观的政治人物登台。

此间分析家认为,美国的援助虽然对美伊关系的根本改善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但可以肯定,美国的援助对改善其国际形象,改善与伊朗的实质性关系是有利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