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教兴市”铸辉煌

2004-01-0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谢军 我有话说

2003年,上海和全国人民一样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挑战:突如其来的非典、50年不遇的高温天气、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但是上海还是保持了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取得了比预期要好的成绩。2003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以上,GDP总量突破6000亿元,再创新高。是什么动力使上海拥有了一个辉煌的2003年?答案是:“科教兴市”。

战略确定

早在1999年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就明确提出“科教兴市”发展战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在阐述“科教兴市”的深刻内涵时说:上海要进行新一轮发展,就要依托科技创新,实施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争取上海新的发展,取得新的突破,这是唯一的选择。

政策先导

1998年6月,上海市颁发了《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俗称“18条”),从思想观念、政策导向、创业环境等方面一一破除壁垒。5年来,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突破了2万家;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43家,高新技术产值1980.08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扶摇直上达53.08%。

1999年底,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正式成立,迄今已让2000多家“融资无门”的科技企业,通过转让技术无形资产、企业股权等,换取了2400多亿元的社会资本。

2003年7月30日,上海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其政策优惠向发明专利及其产业化倾斜。不久,拨款6亿元作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成立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带动了民间风险资本数十亿元,累计已向140多个高新技术成果注入风险资本。

机制创新

为了让更多的优秀科技成果结出丰硕的产业之果,上海已经启动了公共实验室、公共检测中心等公共科研设施的建设。今后,国内外科研人员通过竞争,均可到上海的公共实验室开展工作,或得到科研项目,还可自带科研项目利用上海的公共实验设施开展研究。上海还明确可通过市场购买各地优秀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不管哪个科研单位,只要成果水平高,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方向,都可在上海落地生根。

上海市率先打破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工资+奖金”的单一分配模式,使科技成果的创新者除基本收入之外,还能拥有包括股权、红利、期权期股等在内的各种成果转化收益,着力构建适应“知识经济”、鼓励创新的多元化分配机制。

分配机制改革催发了科技人才巨大能量的释放:从宋后燕领衔完成“重组链激酶研制、开发与临床应用”,到万钢主持开发出国际领先的燃料电池轿车样车“超越一号”;从复星集团、盛大网络等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异军突起,到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TD-SCDMA产业落户上海……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崛起,有力地提高了上海的产业竞争力。

为了吸引顶尖人才来沪发展事业,上海推出了人才“居住证”制度,首创人才“柔性流动”的崭新模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作为上海营造科研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和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有关部门还对80多家海外企业在沪设立研发机构给予人才招聘、启动基金支持等方面的优惠。1991年“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在上海正式实施,至今共资助了595位青年科技才俊,资助经费达5704万元。这些“启明星”中,有46位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有6位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曙光计划”、“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顶尖人才支持计划”、“白玉兰科技人才基金”……日臻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正让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攀登“华山”科技大军中耀眼的新星。

梧桐引来凤凰栖,上海的人才高地战略目前已经初见成效,据统计,仅2001年全国1.5万“海归”中就有三分之一来了上海。浦东开发开放13年,从国内外引智总量超过28万人。

2003年1至10月,申城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外贸出口的比重首次升至59.2%,同期上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8.2亿美元,同比激增1.2倍,超出同期全市外贸出口增速近7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的比重达32.1%,对上海外贸出口增量的贡献率攀升至51.2%。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已经成为上海保持快速增长的最大动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