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外国语学校创办于1993年,起步时利用了常熟城区一所社会声誉很差的老校舍,时逢普通高中办学低谷,招生又排在最后,根本招不到好生源。首届外语特色班招生时,报名者寥寥无几,学校最后只能从108名报名者中“择优”选取了80名。但令人吃惊的是,1999年,这80名特色班的学生全部考上大学,并且有一人成为苏州的高考理科状元、江苏省第二。
今年,80人中有8人考取研究生(1人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全奖,7人考取国内高校研究生),2人出国,其余70人也因外语突出,综合素质好,顺利找到工作。
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这所普通中学用一连串令人叹服的业绩,说明了一切:最近三年高考录取率均达到100%,本科录取率超过91%,而且连年出尖子、出状元;是全国外语特色学校理事单位,并且是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命名的首批“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学校现承担国家“十·五”课题“外语特色办学成功机制和措施研究”的专项研究(资助金项目),正向全国一流的实验性、示范性外语特色学校迈进。
如今,班级数由11班扩增到78班,外语特色班由2个班扩增到41个班;教职工数从40人增加到400人,学生数从400人到4000多人,资产由负债5万到拥有净资产近亿元;由于学校办出了质量,办出了声誉,最近两年招生报名者均超过3000人,通过各种渠道争上该校。
建校才10年能取得如此成绩,这在普通中学的教育中是成功的。它何以取得如此成绩?常熟外国语学校王校长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坚持特色办学,是常熟外国语学校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学生们能在出国、考研、就业竞争中胜出,在于学校与众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发展,外语见长”。一所学校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早日与国际教育接轨,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国际化之路。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特色,就没有强劲的生命力,也就没有比较优势。但是特色办学的活力在哪里?王校长说,学校与众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措施和六年一贯制是特色办学的活力所在。
根据学校底子薄、建校时间短、生源差等实际情况,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学习、研究,王校长和学校的“元老”们认为:“培养单纯的外语见长,其它学科一般化的纯外语人才的单一模式已不能适应21世纪的教育现代化需要,因为知识经济需要的是全才而不是偏才;更因为外语早已被列为普通中学三大主力学科之一,已不再是五六十年代的外国语学校的专利。在中国加入WTO、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的大背景下,培养高素质的世界通用人才乃当务之急。”基于这样的认识,该校变革了外国语学校的培养目标,变培养“外语人才”为“外语见长的文理通才”;制定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全面发展,外语见长”;将“文理并重,外语强化”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高起点高质量办学的立足点、培养21世纪人才的新对策。
沈杨,在首届外语特色班里是成绩比较普通的毕业生,但在小学同学中却是仅有的两名大学生之一;大学读中文,现是常熟七中的语文老师,兼任学校英语兴趣小组的辅导员。她告诉记者,小学,她只是个很普通的学生,根本没想过自己能够成为小学同学中的佼佼者,当初家里把她送进这所学校,主要看中它是外语学校,可以多学点外语,并且实行六年一贯制,不用参加中考。学校利用不参加中考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发校本课程,组织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在学习中扩大视野,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每个教育环节都紧紧扣住“全面发展,外语见长”这个最高目标,积极开发非智力因素,实行最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措施。
王校长告诉记者,具体的措施是以外语为突破,以外语小班化授课制为龙头带动其它学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老师,再辅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深入、有效;以每年一次的外语节活动来带动全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全面开展,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每年一期的英语夏令营能使学生英语素质产生飞跃,目前学校的七彩文学社、奥赛兴趣小组等也开展活跃,成果丰硕;此外,学校还开设多语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尝试,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特长”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