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江,1946年生,博士、教授、博导。196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硕士,1988年美国东北大学博士。历任上海交通大学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1998年起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对于张伟江教授来说,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是他上海市教委主任任内的一项“大工程”。1月6日中午,接受记者专访时,话题就围绕“立交桥”展开。他说,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规格要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也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到了前台,上海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决策,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
记者:上海为人才成长构建了多座“立交桥”。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为上海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保证,也将会为其他省市提供借鉴,请您介绍一下“立交桥”的具体情况和实施效果。
张伟江:在传统模式中,高教、普教、职教等各类教育各自形成相对封闭的体系,成为人才成长的桎梏。因此,在上海市政府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理念推动下,上海教育自1998年开始,打破各类教育间的藩篱,在普教与职教、高教与职教等各类教育形式之间架设“立交桥”,建立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为各种人才的成长创造机会。
经过几年努力,上海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现在已经畅通无阻:架设了“三校”(中专、职校、技校)毕业生报考普通高校的桥梁,“三校”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就业,也可自由报考高等院校;在初期,我们也试验了架设中高职贯通的“3+3”职业技术教育桥梁,即前三年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后三年在高等学校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架设了高专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桥梁;架设了高等院校之间插班的桥梁,大学生不仅可以在就读院校内转系、转专业,还可以通过申请和测试转学到其他高校插班就读。另外,实行春秋两次高招、放宽成人高校招生政策、电大注册入学等等,也都是开放式学习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很重要,一是要想尽办法创新体制和机制,二是要着眼于发展。发展是改革和创新的后盾。形象一点说,如果“立交桥”连接的两条路落差特别大,搭起的“桥”就有陡坡,让人望而生畏,不敢安心通过。因此,上海配合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改革,整合教育资源,加强薄弱环节,使之提升水平,适应人才培养需求。比如,历时三年刚刚结束的“百所职校重点建设工程”,将中等职业学校从原有的500多所调整为100多所。调整后中职学校布局合理,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引导了社会、家长人才观的转变。2003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4291人,占高中阶段录取总数的47.78%;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32%。
记者:去年底在北京落幕的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引发了全社会对人才的空前关注,也引发了对现有人才结构和教育体系的反思。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最缺的就是运行、维修仪器设备的人才。对此,您有怎样的评价?
张伟江:教育是人才的培养基地。对于人才培养,教育肩负重责。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切忌短视。我以为,教育有两大要务:一是培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二是传授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许多专门知识和技能,有赖于终身学习。在对人才的培养中,固然要让他们学到马上能够应用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当前的经济建设;但也要让他们能够储备“知识和技能”,这就是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这样,才能保证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能顺利地踏上流向市场的“立交桥”,受到社会的认同和欢迎。
记者:如果把全国教育的现状想象成一座高低参差的“立交桥”,上海无疑处于这座桥的高点。站在这个高点上的教委主任有怎样的感觉?
张伟江:就国内而言,上海教育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但对比国际化大都市的教育水准,上海教育还需要加速发展。我只说一个数字:按照测算,上海需要幼儿园1700所,目前却只有1000余所,需要幼儿老师26400名,现在教职员工加在一起也只有24000人。高中、大学所需资源缺口就更大了。
另外,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加旺盛。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上海教育的重任,当上海的教委主任还很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