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阿拉伯人在伦敦

2004-01-1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陈克勤 我有话说

“基地”扬言“决战”

总部在伦敦的阿拉伯周刊《杂志》年前称,“基地”组织领袖本·拉登发誓要在2月前向美国发动“打断脊梁骨的打击”,要美国佬早早“准备好棺材、医院和坟墓”。“基地”组织控制的“全球伊斯兰媒体协会”等网站也扬言“和美国决战即将来临”。

美国国土安全部上月底紧急要求外航公司来往美国的航班上配备武警,防范对核设施、油库、电站等生命线的可能袭击。美国圣诞节以来已经停飞了英国、法国和墨西哥航空公司的十几个航班,美空军还多次出动战斗机对民航机护航,甚至勒令途中的可疑墨西哥航空公司的班机返回。

美、英等西方国家在防范恐怖袭击的忐忑紧张中度过了圣诞、新年。“基地”组织宣称,他们对美国人“生活在焦虑和恐慌中”感到兴奋。实际上,英国人的日子并不比美国人好过,甚至更紧张。英国民航班机已屡屡停飞、延迟。因为,作为美国的坚定盟友,英国结怨甚多,英国的安全状况并不比美国好,“基地”已把其在欧洲的指挥中心设在伦敦。

“9·11”案犯大都曾在欧洲受训。英国警方的调查表明,伦敦早在2002年6月起就成为“基地”在欧洲的活动中心。美、英、法、德、意大利等情报部门和警方的调查,包括恐怖案犯的口供、截获的“基地”成员的谈话和电邮等,表明“基地”在“9·11”袭击后,加紧在欧洲招募和训练恐怖分子,组建自杀性袭击敢死队“第九力量”,其人数已经超过200人,大部分来自北非,也包括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欧洲人。

随着西方联手反恐,“基地”在欧洲的主要领导人最近纷纷落马,但他们并没有销声匿迹。他们转移到警察力量相对薄弱的东欧地区,他们在伦敦的机构仍然在活动。恐怖分子凭借伪造护照仍然能自由出入英国。他们策划同时劫持几架客机,对大型核设施、油库、电站等命脉实施毁灭性打击。由于美英警觉,采取反恐措施才使之没有得逞。美国官员表示,必要时甚至不惜用战斗机击拦截、击落被劫持的客机。

英国警方调查称,相比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各大城市,伦敦遭受恐怖袭击的危险性更大。其原因,一是英国和中东的历史渊源流长,伦敦的穆斯林基础雄厚;二是布莱尔政府是美国布什政府最坚定的盟友,英国成为恐怖组织的眼中钉;三是英国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恐怖分子便于隐身伦敦。

印度血统的英国作家拉什迪1988年因撰写小说《撒旦诗篇》惹怒穆斯林而遭悬赏250万美元追杀,英国每年花费100多万美元保护他,10年后伊朗才宣布解除追杀令,他移居纽约后称,纽约让他感到比伦敦更安全。

千年根基

穆斯林进入英国的历史可追溯到1千多年前。伊斯兰教源于阿拉伯半岛的沙特,红海沿海地区约3000年前因贸易而繁华,麦加和麦地那成为商业中心,推动文化、思想交流。伊斯兰教创建人穆罕默德(570-632年)是败落贵族家族的孤儿,他40岁时在阿拉伯人原有信仰基础上创建了伊斯兰教,60岁时率军攻下麦加,统一阿拉伯半岛后逝世,其弟子继续扩张疆域,8世纪建立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也随之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如今,全球穆斯林已超过12亿人,其中8亿人生活在45个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其余4亿穆斯林分布在149个国家。有十几个国家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约2亿人。

古代阿拉伯商人1千多年前到欧洲发展贸易、定居,成为欧洲的首批穆斯林。英国作为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英联邦及其托管统治地区的大量穆斯林进入英国定居、经商、求学等,穆斯林人口增长迅速。欧洲尽管以基督教、天主教为主,但相对宽松的环境使欧洲各国的穆斯林人口增长很快。欧洲现有穆斯林1千多万,最多的是法国,穆斯林达470万,已接近美国的黑人比例。其次是德国,320万,意大利70万,荷兰也有60多万。

英国的穆斯林在欧洲第三,达240万,伦敦约有25万穆斯林,占总数的10%。穆斯林人口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在欧洲持续扩展。穆斯林以兄弟相称,阿拉伯穆斯林更以同族自居,他们相信,需要借助团体的凝聚力来坚守个人信仰。伦敦的穆斯林社区有着浓郁的伊斯兰文化氛围,他们有独特的清真寺,举行集体祈祷和宣讲,许多移民为了保持传统,还专门请来母国的阿訇和老师来教育子女。

文化优势

英国的穆斯林人数尽管不如法国和德国,但对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却大大超过其人口比率。这要归功于英国殖民统治时英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伦敦宽松的研究学术氛围和优越的生活环境。

直到今天,对中东历史、古埃及、伊斯兰历史、中东经济的研究权威和权威机构不是在埃及、沙特等中东大国,而是在伦敦;对穆斯林影响最大的报刊,如《中东》、《生活》、《杂志》、《生活》、《阿拉伯人》等,其总部不是在阿拉伯国家,而是在伦敦;影响中东穆斯林视听最主要的广播、电视是总部在伦敦的BBC,甚至影响广泛的美国CNN都不是其对手。至于卡塔尔的后起之秀半岛电视台,尽管它是不受政府控制的私营电视台,拥有很大的新闻自主权,但只是凭借其独特的阿拉伯身份对BBC、CNN的补充和竞争,无法替代后者。

阿拉伯媒体一般都受政府严密控制,报刊把总部设在伦敦,在报道上就能较为开放,印刷也更精美,订户颇多。但如果报道惹怒当局,这期报刊就无法入关。“半岛”电视台的自由报道方针,经常揭阿拉伯政府的短,对禁忌话题和腐败等作深入报道,招致许多阿拉伯和西方国家的不满,屡屡引发纠纷,多国召回驻卡塔尔大使,或关闭它在当地的办事处。

欧洲工业革命也推动着科技文化发展,欧洲文艺复兴激发对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对基督教圣地巴勒斯坦、埃及、巴比伦的考古成为热门。18世纪末,拿破仑远征埃及的军队中就有研究埃及的学者,搜寻古迹。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破译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奠定了埃及学的基础。19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莱普西亚斯被认为是现代考古学奠基人,他的《埃及编年史》、《埃及历代国王》是埃及学的经典。英国大英博物馆的埃及馆有7万多件埃及文物,仅次于埃及国家博物馆,藏有狮身人面像石雕胡须等许多价值连城的埃及文物。伦敦汇集着埃及学最新研究成果。

英国穆斯林虽然不及美国犹太人那样有掌握社会命脉的影响力,但对英国社会的作用也举足轻重。英国在战后向多种族、多文化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是容纳伊斯兰文明,穆斯林也对英国社会有巨大贡献。英国政府和议会颁布了许多尊重和保护伊斯兰和穆斯林的法律,如,在西方首先在军队和警察为穆斯林开设礼拜室和清真寺,有专门的穆斯林女警服,医院和监狱等设阿訇,外交部有朝觐办公室,银行有伊斯兰金融部等。

伦敦有许多一流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如全球能源研究中心、英国皇家联合研究中心、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等,后者是世界著名国际军事情报研究机构,其刊物《军事力量对比》、《战略研究》是公认的世界军事权威刊物。《简氏周刊》、简氏《外交报告》、《防务报告》是全球关注的权威刊物。英国智库控制风险集团、世界市场研究中心、伦敦经济学院等为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提供各种经济、能源、恐怖指数、风险指数等战略咨询服务。中东学者以在他们的刊物上发表文章为荣,许多知名学者干脆长年在伦敦工作。

英国的种族和文化歧视也表现在对待穆斯林上,尤其“9·11”后,社会与警方对穆斯林多有误解和歧视,随意逮捕穆斯林嫌疑者。法国原先每年约几万人“皈依”伊斯兰,英国每年也有几千人信仰伊斯兰,这个趋势在“9.11”后受到明显削弱,而敌视穆斯林的浪潮得到助长,屡屡引发风波。伦敦的极端穆斯林为9·11恐怖袭击辩护,称美国人应多尝尝苦头才能变得老实一些。而更多的温和派穆斯林谴责恐怖主义,呼吁和平。戴安娜王妃和埃及男友车祸遇难后,英国穆斯林几乎一致认为是谋杀,他的父亲更是耿耿于怀,坚持要调查。他尽管是亿万富翁,但因被指控染指政界而一直被拒绝入英国籍。

尽管有全球化趋势,但全球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令伊斯兰世界也发生重要变化,出现中东、东南亚、非洲、西方等多元中心。伊斯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和政治发展不稳定。他们认为,伊斯兰世界的危机并不是文明或宗教的挑战,而是知识技术水平的落后。他们怀念鼎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困惑为何现在和世界的差距越来越拉大了,他们期待依仗曾经让他们崛起的伊斯兰精神力量再度复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