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生生命的守护神

2004-01-1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温源 张国圣 我有话说

2003年12月23日深夜,川东北罗家寨16#天然气井突然发生井喷,上万名灾区群众痛别家园,被迫走上辗转他乡之路。在慌乱、焦灼的撤离人群中,有三列整齐的队伍显得格外醒目:他们两人一排,手牵着手,在老师们不断的招呼和督促声中,快步地向前走着。他们就是事故灾区9所中小学的寄宿师生。

2004年1月1日,灾区中小学正式复课,全灾区3420名住校生和532名教职员工无一人伤亡!

责任:“一个都不能少”

事发当晚11时,正准备上床睡觉的开县高桥镇初中校长邓廷祥突然接到电话,得知距此不足1公里的天然气井发生井喷,必须立即将全校师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灾情十万火急,学生的生命高于一切!邓校长赶忙打开广播,招呼全体师生马上起床。

按照开县教委的指示,学校立即启动了安全应急预案,成立了临时转移指挥小组,由校长任总指挥,各班学生实行班主任负责制,科任教师紧密配合,严格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同时成立负责安全、食品补给、信息联络及救护的四个小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半个小时后,全校50多名教职员工和1020名学生沿着崎岖的山路开始转移。

夜黑路滑,为避免出现混乱,全校师生一律不准乘车,全部靠右侧步行。靠着摩托车打出的微弱灯光,大队人马终于在凌晨1点钟到达了几公里外的齐力小学。凌晨4点,学生们嚷嚷闻到了一股臭鸡蛋味,邓廷祥意识到毒气已经蔓延过来了。和镇上核实了情况后,他马上把正在休息的师生组织起来,与齐力小学师生一道开始向天和乡白岩村校进发;然而由于该学校接待力量不足,师生又被迫进行了第三次转移,终于在下午2点到达了天和乡中心校。辗转三个地方,行程20多公里,从始至终,没有一名学生走丢、走散,全部安全到达。

同时行进的还有另外两支学生队伍:正坝中学和正坝小学800多名师生撤离到敦好中学;麻柳中小学老师在将1300余名师生转移到鹿硐后,又带着家长外出打工的近200名学生冒雨步行四个多小时,最后翻过海拔1400多米的大山,安全疏散到邻近的宣汉县漆碑乡。

有人说,如果灾区学校没能及时转移,那么井喷事故伤亡数字或许会增加一位数。

感激:“送到老师手里我放心”

老师,这平凡普通的一群人,在灾难来临的时刻,他们却化作了一尊尊学生们生命的守护神。

高桥中学师生们安然脱险了,所有的人都不会忘记第一个打电话通知消息的本校老师——谭世明。谭世明家住事发现场附近,但他没有选择自己逃命,而是要尽快通知更多的住家师生和村民撤离。然而没来得及拨完第18个报警电话号码,却因中毒太深,他永远地倒在了自己家门前。除高桥学校外,这18个电话还挽救了全村100多个人的生命!

20岁的黄可均是高桥小学的数学老师。事发当晚,正骑着摩托带着4名学生撤离。途中,突然他发现不远处一辆载有20多个灾民的农用车翻下5米多高的河堤,落入了1米多深的河水中。情况万分危急。来不及多想,不习水性的黄可均刹住车,安排好学生,立即跳入冰冷有水中。直到所有的人都被救起,他才爬上岸来。见到此情此景,孩子们纷纷竖起大拇指:“黄老师,真勇敢。”

尚未出发前,灾区各学校就接到县教委下达的“五个不”命令——在转移过程中,要确保学生不亡、不伤、不病、不冷、不饿。平时,这些要求对每个老师都是最基本的,但在逃生路上,却成了最苛刻的。

高桥中学初三(3)班学生廖春梅出发时仓促,只穿了件单薄的秋衣,风一吹就冷得发抖,唐老师看见了,立刻脱下自己的外衣披在她身上;正坝太兴小学一年级学生廖阳光脚痛,走不动道,老师们就轮番背他,一直把他背到安置区;一年级学生李发海到了敦好镇就生病了,还哭着不肯吃药,杨睿老师就向厨房要来白糖和开水,哄着他把“甜药”吃下去;正坝中学王光翠是初一(5)班120多名学生的班主任,转移后的八天七夜里,她始终寸步不离地照料这些学生,学校安排她轮休,她却说:“学生就是我的亲骨肉,我不能离开他们。”

2003年的最后一天,灾区被转移的师生全部安全返校了。高桥镇农民刘刚去接在高桥中学就读的儿子。事发当天夜里,家住附近的他专门把儿子送到学校后才撤离的。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把孩子带在身边,他说:“学校秩序好,老师负责任,照顾也周到,把孩子放到他们手里我放心。现在孩子平安回来了,我们全家都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希望:“让灾难不再发生”

2004年1月12日是高桥镇赶集的日子。清晨,从开县前往高桥的山路浓雾弥漫。记者乘坐汽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到达目的地,突然云散雾开,阳光普照。集市上,早已是人头攒动,车水马龙,一派过节前的热闹景象。

高桥中学建在葱茏的树林间,显得空荡荡的,偌大的操场只有几个孩子在玩耍。靠近教学楼的一侧,初一(1)班的陈力正和两个同学打羽毛球。从她们绯红的脸上,丝毫看不到10多天前那场灾难对她们的影响。

陈力告诉记者,学校1月1日正式复课,5日上午就结束了期末考试,同学们现在都放假回家了。问她考得怎么样,她笑笑说,还可以,否则也不会有心情玩了。问起事发当夜时的情景,12岁的她只记得如何跟老师步行到天河镇,又转车去了开县县城的过程,而具体的时间、情节却已记不太清楚了。问她当时害怕吗,她摇摇头说,因为和老师同学在一起,感觉没什么怕的。

“那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呢?”记者问。

“我今后要好好学习,学好多知识回来建设家乡,那样就再也不会有天然气事故发生了。”小姑娘害羞又自信地回答道。

灾难已经发生,但希望仍在;阴影逐渐在孩子脑海中褪去,而新的理想正从他们心灵深处生成,谁又能说这不是与灾难生死较量中的一次伟大的胜利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