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31日电去年岁末,在京城舞台三台《赵氏孤儿》大戏演得红红火火的当口,山西省阳泉市和盂县县委、县政府以及藏山文化研究会邀请在京专家学者召开“赵氏孤儿”与“藏山文化”研讨会,借此进一步扩大因两千年前悄然怀抱晋国忠臣赵氏遗孤15年而得名的藏山(原名盂山)的知名度。
北大、人大、社科院、中国史学会等数十位文学、历史和文献等方面的专家认为,去年多个版本的“赵氏孤儿”演出数十场,人气很盛。观众的价值取向和对各个戏种的爱好也许多种多样,但这个戏中反映的中华民族义士豪杰的侠肝义胆、忠义情结是这个戏始终吸引人眼球的重要一点,而这一点也是藏山文化的基点。
位于山西阳泉市盂县城北十八公里重峦之中的藏山,因史传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孤儿藏匿此山中避祸15载而闻名,是史以文传、山以文传的典型。藏山文化正是以赵氏孤儿的历史记载为源,以藏山藏孤的史传文化和民间传说为流,包容诸多派生现象为内容的综合性文化现象。
千百年来,对祭祀“赵氏孤儿”的文子祠,历朝都有大规模的修葺。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均有大型庙会和隆重的祭祀活动。众多的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文思泉涌,代有佳作名篇问世。仅当代就有郭沫若、方毅、薄一波、王光英、黄苗子等人的题词题字和诗文。截至目前,研究会共收集到历代游记两百余篇,诗词四百余首,传说故事几十个,楹联、题词和纪事碑文共一百余万字,计划年内付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