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灵通”是“过渡产品”吗

2004-02-0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蔺玉红 我有话说

家住北京大兴区旧宫镇的张先生春节前终于买到了一部“小灵通”,并用它兴致勃勃地给亲朋好友打电话拜年。随着北京市通信公司网络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像张先生这样住在京城四环外的用户也开始用上了“小灵通”。

到2003年底,有关方面一项保守的估计是全国“小灵通”用户突破了3500万,这些用户分布在全国近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有3个省的“小灵通”用户已突破了300万。

在坎坷中生存的“小灵通”在2003年完成了它的凤凰涅槃。

当“小灵通”红遍全国的时候,被喻为“小灵通”之父的原浙江省余杭电信局局长、浙江省电信公司顾问徐福新却向记者道出了他的担忧。

别把“小灵通”当移动电话

样子和手机别无二致,通话音质也没有太大区别,很多人时不时会把“小灵通”和GSM、CDMA手机比一比。徐福新说,用户千万别有这样的心理,“小灵通”就是“小灵通”,千万别把它当移动电话。“小灵通”之所以能成功,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地位非常准确。它只是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所谓补充就是固定电话线路到达不了的地方可以用无线固定电话来解决;所谓延伸就是将固定电话延伸到室外直至在一个城市范围内自如地拨打、接听电话。“小灵通”实际上是通过空中话务控制器(ATC)来实现本地区PAS个人接入通信的系统,它和本地的程控交换机、铜缆、SDH光环通过V5.2技术融为一体,一般“小灵通”不提供城市间的漫游功能,它在汽车高速行驶状态下通话质量会有欠缺,所以它不是移动电话,它的真正学名应该是无线市话。了解了这一点,用户对“小灵通”的期待就能回落到一个正常的水平。

“小灵通”不是与移动电话竞争的产物

一提到“小灵通”,很多人会以为它是为与移动电话竞争才诞生的。“其实不然。”徐福新说,1996年浙江余杭搞“小灵通”试验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寻呼、数据业务都是由邮电部门经营,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基本上是由邮电垄断,并不存在和移动电话竞争的问题。用户需求才是催生“小灵通”的主要诱因。因为,那时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已不满足在家里或办公室打电话了,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拨打或接听电话。所以移动电话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而固定电话却出现热装冷用、增量不增收,甚至出现多装多亏本的怪现象,这些都困扰着固定电话的发展和生存,固定电话已成了一个萎缩的业务,固定电话生存环境和条件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电信运营商为解决固定电话的热装冷用,二次开发固定电话资源则是“小灵通”诞生的第二个诱因。

别把“小灵通”和3G混为一谈

在我国发放3G牌照呼声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下,“小灵通”被抹上一层浓重的灰色。“纯属过渡业务!”、“蹦不了几天了!”包括有的固定电信运营商自己对“小灵通”今后的发展都缺乏信心。徐福新说:“3G是3G,‘小灵通’是‘小灵通’,两者不是同一条道上跑的车。3G代替不了‘小灵通’。”徐福新认为,3G和“小灵通”都是无线通信工具,但它们定位、功能和使用对象不同,需求就不一样,所以采用的技术就明显不同。运营商对3G应该有一个冷静的态度,并协调处理好3G和“小灵通”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把“小灵通”当成过渡时期的产品。徐福新说,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走以最新技术占领市场之路已不适合市场发展规律了,市场需要的是实用技术,是技术为市场服务,而不是市场为技术服务。通过几年的发展,“小灵通”不仅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而且经受了特大话务量的考验。实践证明,“小灵通”采用微蜂窝和信道动态分配技术,并把它嫁接到固定电话网上的技术创新是成功的,完全适合我国国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