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95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至今已有八个年头。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率先在全国理工科院校提倡文化素质教育的引领者,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为了将文化素质教育引向深入,近两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又在全面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方面下大功夫。华中科技大学这种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做法,可供其他高校借鉴。
“热是同生命相连的,热是生命的象征——连热都没了,还有生命吗?因此,研究热的问题,实际上是对生命的关注,对热增加一点理解,就是多了一步向生命意义的接近!”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间教室里,该校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刘伟教授正在给同学们讲授《传热学》。像这样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各种课堂上已经形成一种时尚。
科学如何与人文相融?华中科技大学提出: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必须着重全面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
华中科技大学数、理、化、外等基础课量大、面广,对学生的影响深刻。该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先从外语、物理课程入手,列了两个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开展研究和教改实践。其中物理系开展了“物理学作为对理工科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的研究”、“实验物理学与人文科学一体化教学体系和模式的探讨”等,外语系开展了“面向21世纪英语现代化教学模式研究”。
物理系在研究过程中,着重探索在实验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为了让学生自由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探索和创新,他们进口组合式教学仪器,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能随意搭配的仪器,设计新的实验和装置。物理系李元杰教授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新的大学物理教学体系——CCBP创新教育,其指导思想就是全面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式和研究式学习。该教学体系现已在信息学院(自控系、电信系、光电系和电子系)试行推广。几年来,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0多名学生共研究完成了1万多个物理电子模型、1000多篇研究论文,并得到全国各高校物理教师和学生的高度评价。几名大学生给李元杰老师的信中说:“您和您的《大学物理CCBP》对我们的学习和思维方式进行了一番彻头彻尾的改造。您不仅将物理的浩瀚、神奇、风趣赠予我们,更用您对物理的见解、执著感染着我们。”
如何将素质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专业教育中?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发动了教育科学研究院大批博士生和硕士生,对该校100多位优秀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了专题访谈,搜集、整理并连续刊发了5期“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案例汇编”。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对这些案例做了进一步的提炼与总结,结集出版了《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一书。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八种主要方式: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
一些老师开始挖掘科学中美的因素,将其所传授的知识组织在一幅优美和谐的图画中,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在专业课堂上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容、向上、不惟专业的氛围,让活生生的学生去感受、体验,也是不少教师着力尝试的一种重要方式,如该校电信系的刘玉教授采取“点名表扬激励法”、“有奖征答”、“以问倒刘老师为快”等方式,激励学生。此外,教师们经常以自己的体验、感悟去引导学生感悟,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灵魂的碰撞、心灵的沟通。
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基。华中科技大学面向全校教职员工,利用周末,举办系列经典名著读书班,邀请著名专家讲授,有兴趣的教职员工都可以自愿参加。第一期经典名著读书班——《老子》读书班已开办,邀请该校著名哲学家涂又光教授讲授,听课的人员遍及电信系、控制系、电气学院、生命学院等十几个院系的博导、教授、青年教师以及机关部处的职员。下一步,华中科技大学还将面向全体教师,开创大量经典名著选修课程,并计划将教师修读情况纳入个人和单位的考核目标。
由人文学院牵头,不定期地举办“人文沙龙”吸引了来自不同院系、专业的学者、青年教师。他们通过自由论辩和不同学科思想的碰撞,很多老师都觉得开阔了自己的思维和视野,跳出了专业的圈子,对自己进行学术研究和专业教学都有很大促进,促进了多学科交融的目的。
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长期致力于大学校园人文精神培育的华中科大党委副书记刘献君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全面提高教师文化素养,依靠全体教师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如果一所大学,拥有为数不少的让学生羡慕的高素质教师,这所大学的学生素质以及学校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就为时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