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社科院构建科研新体系

2004-02-12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李瑞英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2月11日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在社科界引起强烈反响。作为我国社会科学最高研究机构的中国社科院将怎样进一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在今天于京召开的院工作会议上提出,努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积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

据了解,中国社科院今年将重点改革科研津贴等制度,集中精力构建科研新体系,并推出如下重大举措:

——科研津贴以加强激励机制为主要取向。为建立和完善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达到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吸引突出人才的目的,将实行在维持基本工资不变的基础上,“增量”科研津贴,并适当拉开差距,对实行聘用制后的解聘、辞聘人员和年度考核不称职等人员不享受科研津贴,以使绝大多数专业人员能够凭借其科研业绩获得一定的科研津贴。

——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立足国情和当代,加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及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围绕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确立一批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同时,继续高质量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门交办、委托的科研任务。

——科学立项,推行课题责任制,组织落实重大精品专题研究,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以公开发布选题计划、招标竞争等方式予以落实,申报工作经院学术委员会评议和推荐,院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并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评审、提出评估意见及经费资助建议,报院务会议审批。

——实施“人才工程”。采取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等措施,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的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

——实现研究所管理规范化,创办“一流”研究所。建立健全研究所规章制度,修订《研究所党委工作条例》和《所长工作条例》等,进一步健全党委会、所长办公会、所务会制度,以及所内人事、财务、科研、后勤等制度,使研究所管理更能适应科研发展的需要。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举办多种形式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积极主办体现我国社会科学发展水准并能与国际学术界对话的大型学术论坛,论坛将注重探讨和研究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并突出论题的学术性、战略性、前瞻性和注意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及重要学术机构代表参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