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奖项今天颁发,记者就此专程采访了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程津培介绍,200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精彩纷呈,主要有六大亮点——
亮点之一,奖励力度加大,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增设特等奖。其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奖金为100万元。在11年的攻关历程中,一共有110多个科研单位、学校和企业、3000多个协作单位、几万人的科技队伍参与、奋斗,为中国空间技术取得历史性跨越作出了重大贡献。程津培指出,融合交叉是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充分体现了团队大协作精神,这是我们要大力发扬的。
亮点之二,原始性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19项获奖成果展示了我国的基础研究水平,特别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连续3届空缺之后,2002和2003年度分别诞生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九五期间我国科技工作积累的结果,有力地表明我国原创能力显著提高。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是由陈均远、侯先光、舒德干联合完成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这项研究在国际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杂志上先后发表了14篇论文,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为我国生物进化理论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国家“863”计划扶持下,引人注目的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我国大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科研成果“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X系列国际技术标准(X.85和X.86)”、“COMBA系统实现一致性声明的需求和指南”等,是目前该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同时,东南大学等完成的“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项目”,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方面也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程津培说,目前我国通信标准的研究工作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消化吸收为主向自主研究过渡,从等效国际标准向原创标准研究过渡,从专业研究为主向企业为主研究过渡,从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过渡。
亮点之三,评审专家年轻化,获奖人员年轻化。新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由19人组成,其中院士11人,最年轻的委员只有43岁。在本届国家科技奖评委队伍之中,最年轻的评委为38岁。同时,在2003年度获奖人员中,50岁以下的占71%,40岁以下的占39%。说明我们已经有了一支以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的技术创新队伍,我国长期存在的科技人才断档问题得到解决。
亮点之四,企业逐渐成为技术创新主体。2002年以来,我国研究开发投入中企业保持了60%以上的份额。在本届国家科技进步奖153个获奖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占近半数,其中企业独立完成的有11项,占7.2%,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完成的64项,占41.8%。由清华大学与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加速器辐射源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系列的研制及产业化”,实现了产业化,48套产品出口到澳大利亚、挪威、比利时等12个国家和地区,体现了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由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苏丹M u g lad盆地1/2/4区高效勘探的技术与实践”,确保了所发现的油田全部为高产油田,解决了国外大石油公司没能解决的问题。这说明,中国企业越来越注意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亮点之五,社会公益性研究取得快速发展。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是1984年开始颁发科技进步奖以来,中医药现代化成果第一次在这个领域获得的一等奖。此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的选育和推广”,已经在我们国家推广2.3亿亩,增加产量244亿公斤。这些成果也是企业为主完成的。
亮点之六,香港特别行政区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今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奖19个获奖项目当中,有3个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科技人员,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吴奇等完成的“高分子链在稀溶液中的折叠和组装”项目、香港科技大学叶玉如完成的“神经肌肉突触新信号传递机制的鉴定”项目、香港科技大学汤子康等完成的“纳米结构氧化锌半导体ZnO薄膜的室温紫外激光发射”项目。
此外,令人瞩目的焦点还有:自然科学奖连续3年空缺之后去年有了一等奖,而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则连续6年空缺。程津培对此分析说,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是容易空缺的项目,去年有了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主要得益于国家长期、持续的基础研究投入,使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国家技术发明奖连续6年一直空缺的原因主要有:有利于原始性创新的政策环境尚未充分形成;全社会对原始性创新研究的投入不足;对从事原始性创新研究的科研人员的支持和激励力度不够等。当然也要看到,科技创新需要更多耐心,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于求成。(本报北京2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