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的江水,一叶月牙般的轻舟在荷叶和莲花烘托下向舞台中心缓缓驶来。小舟上一位女乐手用二胡演奏《渔舟唱晚》,音符溢过指缝,在剧场里回荡。观众们仿佛看到一艘艘落下桅杆的渔船,静静地泊在岸边……这是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新近创作演出的女子民族音乐秀《女儿风流》的一个场景。
《女儿风流
用创新意识打造艺术精品
辽宁歌舞团有过辉煌的历史,曾是全国四大甲级歌舞表演团体之一。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投入靠政府,演出靠剧场,艺术生产不计成本,不问效益;获奖剧目进不了市场,专家认可,观众不叫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辽宁歌舞团一度陷入困境。去年,新上任的领导班子深感那种“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主要观众,得奖是主要目的,库房是最终归宿”的所谓精品再也不能搞下去了,应当积极探索产业化发展道路。
在歌舞民乐表演中,什么样的剧目最受观众欢迎?什么样的演员最受观众喜爱?团长李绍栋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认识到,综合性、立体化、多元化的剧目和复合型的演员最受欢迎,最有市场。歌舞团要在创新中把经典变成流行——化古乐名曲为剧场新宠;把高雅变成时尚——让阳春白雪成为观众的追求。辽宁歌舞团以《与春天相邀》歌舞晚会为开端,迈开了创新的步伐。这台歌舞晚会受到观众欢迎,在广东省连演238场。这一成功使辽宁歌舞团受到鼓舞,他们以民族乐团女子乐队为改革的突破口,进行全新的剧目创作。《女儿风流》应运而生,它把多少年形成的静态室内乐打造成动态的、多元的、立体的、综合性音乐秀。在《女儿风流》中,音乐、舞蹈、杂技、舞美、灯光和服饰表演和谐地融为一体,既有听点、又有看点,使整个舞台充满活力和新奇视点。为了使单一专业的演员成为复合型演员,适应演出需要,他们训练乐手要能歌能舞,训练舞蹈演员能奏能歌,还要融入特技表演。为此,演员们进行了8个月的艰苦磨练。如今,演员们能边演奏边舞蹈,在流动中完成音乐,能一飞冲天如杂技的空中飞人,在飘动中奏响美妙的音乐。一专多能的演员,还减少了整台节目的演员人数,降低了演出成本。原本80人的阵容,现在只要36个人就能演出。
全员上阵开拓演出市场
搞新剧目创作启动资金是关键。辽宁歌舞团一改以往依赖政府投资的方法,另辟蹊径,大胆采用了风险抵押的投入方式。《女儿风流》的启动资金,是把2005年全团在岗人员的工资作为风险抵押,同省财政厅签订抵押合同,进行风险贷款。如果经一年的市场验证,没能全部收回这笔抵押投资,领导班子成员工资下调70%,中层干部下调50%,一般演职员工下调30%。辽宁省财政厅破例给予支持。采用风险抵押方式开创了辽宁省直属艺术表演团体风险投资的先河。
有了好剧目还必须想方设法宣传出去,要有自我推销、走市场营销的勇气和良好心态。带着他们的得意之作,辽宁歌舞团全体员工听令于团长的指挥,在开发演出市场方面,打了一场漂亮仗。在观众还不了解《女儿风流》的情况下,在辽宁的演出市场还不十分健全的前提下,为打开市场局面,辽宁歌舞团发动各方面力量,不遗余力宣传《女儿风流》。从团长做起,团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普通演职员,每个人都是市场营销的一分子,按一定数量承担售票的任务,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这期间,全体演职员各显其能,采用主动上门和请到剧场的方法,多渠道宣传《女儿风流》。在抚顺市首演期间,他们请多家企业的负责人来观赏,然后再与他们探讨包场事宜。《女儿风流》在辽宁大剧院的演出场次也一增再增,从10场增加到14场。14场演出之后,辽宁歌舞团已经收回了100多元万资金。
团长李绍栋深有感触地说:《女儿风流》的成功,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的重要体现,是艺术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和艺术形式上的推陈出新,是辽宁歌舞团“以品牌立团”战略的成果,是寻求市场规律与艺术规律相统一所作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