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个性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它们在铸造民族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了加强民间艺术资源保护,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社会各界保护意识,交流
保护遗存宝贵经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本报文艺部联合推出“守护民族民间文化家园”笔谈专栏,约请相关专家撰写文章,阐发新见。今天本栏目推出第一篇。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霸权主义的冲击,国家文化战略的旨归是维护民族的文化生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根本是要使之活在生活之中,以免被人为外力逐出现实系统。其中关键是保护文化的“生产方式”,使之不断“生产”,与时俱进。西部地区保留的丰厚手工文化传统,是比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本更为珍贵、持久的人文资源。
西部对整个中国有重大生态地理学意义。工业的优势有时取决于工业技术的反自然性,工业化开发常常破坏生态。手工生产则多利用当地再生资源,靠体力和技巧开发利用,不会造成破坏和环境污染。
工业生产属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手工生产靠人勤手巧,略加培训和扶持即可快而广地实施,不必依赖现代技术和巨额资金,这有利于西部各区域的同步协调发展。工业生产的至高境界是自动化的“无人工厂”,工人下岗失业之势不可逆转。劳动密集型的手工生产,对劳动者有最大的宽容性,就业机会无限,甚至可终生就业,这非常适合国情。
工业生产高度集约化,人口势必大幅度流动。手工生产历来“在家干活”,与信息社会“在家办公”的理想十分吻合,可把劳动力吸引在本土,稳定边疆社会。
强调标准化的工业生产,常常破坏充满差异的本土文化。手工生产则包容差异性,可融西部少数民族的丰富人文资源于物利开发,并因此显示劳动和产品的人文价值,使经济与文化紧密结合。
不同于单调一律的工业化,手工生产可造就多样化社会生活,其包容差异性的自身展开过程就是一道生活化的人文景观,是不必专门投资的旅游项目,并有人文教化作用。
发展手工文化,应该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保护失去竞争力的古典手工艺。它以直观形式保存对文化形态的记忆,提供借鉴和参照,其本身也不乏经济价值,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保护工作应调动国家力量和社会舆论,诉诸法律和切实措施。层次应立体化,目标是维护原形态。
其次,是复苏手工产业并取得全局的规模化,是西部和东部构成优势互补的关键。手工产业要追求产业化目标,以竞争求发展;应遵循手工生产规律,保持规模小型化、所属私营化、生产作坊化、结构一体化。在税收与工商管理政策上应予以倾斜。还要鼓励手工艺术创作,它是大众可以自主的艺术化生活方式,在日益摆脱体力劳动的信息化时代,应高度重视它日益突显的调节功能和人文价值。
发展手工文化产业,可采取以下的操作方法:建立指导手工生产开发的中心机构,制订综合计划和相关法规,全面指导和协调开发工作;展开摸底调查,在已有基础的地方建立试点,积累和总结全面开发的工作经验;形成区域内的分工合作和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配合,合理调配人力和资源,以适应手工生产的综合性;展开手工技艺培训和职业教育,包括在中专和大学设立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交换中心,及时为各地从业者提供信息情报,调节生产和销售;建立东西部交流中心,组织互补的合作生产,西部手工业可为东部工业提供个性化“后处理”;建设包括原料和产品的物流配送网络,形成专业队伍;逐渐由政府规划、扶持和指导转向行会管理;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大众对手工劳作价值的认同度;加强节俗等民俗建设,形成手工生产的人文生态环境。
东部的发展造就了20世纪的中国形象,而恰当的西部开发将造就21世纪的中国形象。我们应该像捍卫国家主权一样捍卫文化主权,以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应有的智慧和胆识在自己的西部开创文明发展的新格局、新模式,塑造具有独立文化品格、全面繁荣昌盛的中国形象,并以此显示中华民族在文化建设与文明发展上的创造性,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以至整个人类文明未来开辟一条美好的新型发展道路。
从马克思提出“生产完整的人”的命题,到中国共产党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中国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文化哲学理论趋向社会实践的深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理应比资本主义有更高的境界和更远的眼光,并在价值追求和方式把握上更全面、更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