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引领世界黄土研究的新潮流

2004-03-1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前不久,刘东生院士因对中国黄土沉积研究所作出的贡献而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经过刘东生院士等老一代杰出科学家几十年的努力奋斗,中国黄土成为世界公认的研究地球古气候、古环境演化的三大支柱之一。而今,中国的黄土、古环境研究如何再创辉煌,成为摆在新一代黄士研究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

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创新研究群体,从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出发,调整和把握研究定位和阶段性冲击目标,在中国黄土、东亚季风、黄土高原古生态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创新性学术成果,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以丁仲礼博士为学术带头人的“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创新研究群体,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首批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之一。该群体聚集着10名青年学术骨干,其中4人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A类”,全部具有在国外工作2年以上的经历。面对学科发展形势,丁仲礼和同事们提出:“地球科学的发展已经进入地球系统研究的新阶段,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研究潜伏着重大的科学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遇,发挥群体的优势。”以这样的指导思想为根基,该群体表现出强烈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集散地。

在这个群体里,郭正堂博士领导的研究组对分布于六盘山以西,特别是天水地区的一套酷似黄土——古土壤的地层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研究。他们证明了这套地层系发育于2200至620万年前的风成沉积,从而将中国西部干旱化环境出现的时代由红粘土底界年龄的770万年提前到了2200万年。这一研究成果的直接贡献是突破了对欧亚大陆腹地干旱化环境形成的历史原有认识,其深远意义还在于对这一地区干旱化形成机理认识提出了挑战,展示了我国新生代古环境研究的一个新目标。

长期以来,中国黄土高原的物质来源被笼统认为来自包括西北三大内陆盆地在内的广阔沙漠、戈壁地区,而且中国黄土被看作“沙漠”黄土的典型代表。孙继敏研究员在大规模野外考察及实验室分析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与之不同的结论,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对理解中纬度地区风尘堆积的形成历史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为阐明我国北方沙尘暴的吹扬、搬运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探讨我国西北干旱区晚第四纪以来地貌景观环境演变过程及不同气候类型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该群体成员对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对比研究。他们推导了我国西北极端干旱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干旱指数的变化,对巴丹吉林沙漠的两个地貌单元进行解剖分析;通过对沙漠湖泊的现代过程和数个高大沙山的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为探讨该地区近三万年来景观发育及雨量演变过程和机制找到了新的证据。他们的一系列成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西部环境治理和保护对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最近两年,该研究群体瞄准国际学术界重大科学问题,紧紧围绕我国北方干旱区风尘沉积的形成过程、演化机制和生态环境变迁,进行全方位合作研究,取得了突出成果,改变了人们对东亚季风形成与演化、青藏高原隆升及矿产形成分布的一些传统观念,开创了中国新生代古环境研究的新局面。

丁仲礼等人从寻求黄土——古土壤地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入手,对黄土地层中多种替代性气候指标一一分析,选出以沉积物粒度中值粒径为气候替代指标,对黄土高原地区5个代表性剖面18000多个样品的粒度数据进行了数学分析处理,发现了主导粒度变化的轨道要素,从本质上抓住了对多剖面记录进行去伪存真综合处理的关键,成功地建立了中国黄土高原260万年来集成气候记录曲线。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完整的陆相记录集成曲线,是近年来国际第四纪学术领域为数不多的力作,为中国的黄土古气候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