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孙中山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考

2004-03-1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向来是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亲眼目睹近代中国农业凋敝、农村落后、农民艰辛的现状后,在三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十分关注近代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今人所称的“三农”问题),并将此问题与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经济建设紧紧联系在

一起加以思考,在其著述和讲演中不厌其烦地阐释了“三农”问题。

农业为“其他种种百业之母”,是社会的“基本生业”(马克思语)。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重农传统不断受到挑战,农业的基础地位开始动摇,“以商立国”、“以工立国”的思潮叠起,洋务大员举办军工民用企业兴致盎然,对农业的现代化却熟视无睹。然而,走上革命之路的孙中山对“三农”问题倒不曾忘怀。他在《农功》一文中指出,“以农为经,以商为纬,本末备具,巨细华赅,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也。”这表明具有时代眼光的孙中山已经放弃了历代封建统治者固守的“重农抑商”、“重本抑末”观念,体现了资本主义化的时代色彩。需要强调的是,孙中山在此虽将农业与商业放在同一平台上考量,但在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时,他还是有所侧重的。他认为,农业是“其他种种百业之母”,农业一兴,“则凡百事业由之而兴矣”。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中国这样一个把吃饭视为“顶重要的民生问题”的国度里,没有什么比农业问题更重要了,只要“吃饭问题能够先解决,其余的别种问题也就可以随之而决”。由此可见,孙中山对农业地位的认识已上升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理性高度。

“今日第一件事,便留心到农民。”早知稼穑之艰难的孙中山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情感,他在早年打量的是农民的生活状况与生产环境,“试观吾邑东南一带之山,秃然而不毛”;“军兴以来,四民失业,而尤以农民为最。田野荒芜,人畜流离,器具谷种之类,存者盖鲜”。孙中山还分析了农民社会地位低下的原因,这就是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如农民辛辛苦苦得来的粮食,被地主夺去大半,自己得到手的几乎不能自养,这是极不公平的现象。所以他主张在政治上、法律上制定一系列规定来保护农民的权利。从立法的角度保护农民的权利,既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业产量的有效途径。后来,孙中山通过对多年的民主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对农民的革命作用也开始重视起来。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会,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宋庆龄选集》,页21)。他看到了蕴藏在农民这一弱势群体中的巨大革命潜能,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农民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因而土地问题也就成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孙中山认为,土地为“人类所依附而存者也”,要解决农民问题,关键就是处理好土地问题。对于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孙中山极为重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无土地则无人类,在生产的土地、人工、资本三要素中,唯有土地是“人类所依附而存者也”。他还把土地与资本并列,视为解决“民生主义”的两把钥匙。如何解决中国农民最关切的土地问题呢?孙中山经历了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的思想旅程。在同盟会时代,他将“平均地权”作为基本政纲,主张通过“核定地价”、“照价纳税”、“照价收买”、“涨价归公”的办法和步骤,来达到解决农民自身问题和造福社会的双重目的。冯自由在《革命逸史》中有这样的评价:平均地权是“解决社会问题之第一步方法”。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并把它写入国民党一大宣言中。在其后的《三民主义》演讲中,孙中山也反复强调:“民生主义真正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正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反映了孙中山对土地问题认识上的飞跃,通过变革封建生产关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而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提供前提和保障。

制度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近代西方国家农业发达无不是非常重视农政的结果,农部有专官、农功有专学、农法有良规。这与近代中国的当政者不重视农政形成鲜明对照。对此,孙中山提出了强烈批评。他说:“劳务劝相,虚有其文,补助巡游,今无其事,民亦因循简陋,聊毕此生。盖官民之相去远矣”;洋务大员引进西学,唯独没有农业科学技术,他更是焦虑不已。所以,孙中山强调指出,“农政之兴尤为今日之急务。”怎样加强农政,促进农业的进步?孙中山认为,首先应仿效西方,从中央到地方设立各级农官,加强农业管理。对各地负责农政的官员,在到任数月后,应对其负责的各项事务进行考核,并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其次,发挥政府在兴修农田水利中的作用。近代以来,水利失修,昔日利于农田的水道河渠却变为农田之害,究其原因,乃是无专职之农官引导农民兴修水利,管理水利。他指出,印度的恒河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的水患不亚于黄河,但由于美、印政府重视水利建设,故未能给农业带来巨大灾难。所以,他提出,大江大河的治理,必须由国家统筹安排。此外,他还提倡科技兴农。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科学技术对农业有极大的.影响。孙中山认为,政府应建立一定的机制倡办各类学校,培养农业人才;改良土壤,化瘠土为良田;因地制宜,多种经营;推广科技种田,提高农业产量;设立制造厂,发展副食品生产。由此可见,孙中山看到了政府在兴农方面的积极作用,抓住了“三农”问题的要害。

孙中山离开我们近80年了,但其关于“三农”问题的思考,在“三农”问题仍未获得圆满解决的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特别是孙中山在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中时刻不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精神更值得我们今天大力弘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