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42条中涉及金融的有3条,包括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共有17项内容。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体来说就是金融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速发展、扩大开放。
我认为
第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有着很丰富的内涵。我认为这是一项理论创新。我个人对这一理念的理解是,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追求经济发展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因此我们要大胆地学习国外市场经济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好的组织方式和好的管理方式,并且结合国情加以运用。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有了资本市场、股份制公司、风险投资,保险业等等,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特别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讲效率,不讲公平,贫富差距加大,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最终也没有效率可言。如果只讲公平,不讲效率,那只是低水平的公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
在金融改革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从监管角度来说,一定要注意保障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特别是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证券业要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银行业要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保险业要保障投保人的合法权益。现在很多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往往在提高效率方面下的功夫多,对社会的公平和公正方面研究的不够。比如,对证券融资方的问题研究的较多,但对保障投资者利益的问题研究的较少,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二,要尊重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包括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价格不能过度脱离价值,在我国股市上已再次印证了这个规律。要注意供求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还要通过竞争来提高和完善我国的金融竞争力。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反复证明,人为地违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例如在价格上搞补贴或限价等做法,短时期可以有些效果,但长远看来则往往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又如,如果我们保护落后或者是限制竞争,就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系统管理。对于经济活动的模式,根据我个人的研究认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实体经济,另一类是虚拟经济。所谓实体经济就是资本要经过形态的变换才能产生利润。正如马克思讲过的资本循环,先把资本变成劳动力、设备、原材料、厂房等生产要素,然后通过生产过程变成产品,产品经流通变成商品,商品再通过交换变回货币形态,才有可能产生利润,这是实体经济的运行模式。虚拟经济简单地说就是直接用钱生钱,资本通过在各种各样的资本市场中进行各种运作,就有可能直接产生利润。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来,对于这两种经济活动的模式,一是虚拟经济系统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证券、银行、保险、期货、外汇等市场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二是虚拟经济系统和实体经济系统彼此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说实体经济是经济中的硬件,虚拟经济就是经济中的软件,软件不能脱离硬件而运行,硬件没有软件也无法工作。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今天,这两种经济活动模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为密切。实体经济中产生的问题,例如产品积压,反映到虚拟经济系统中,就变成银行的坏账。反过来,虚拟经济产生的问题,例如股市暴跌,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系统的观念,不能只看到金融活动中的某一部分,要看到全局,更要看到它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四,要注意周密的策划,整体推进要做到“高屋建瓴”。我国正处在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制中,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是路径依存的,必然有渐进性,既要积极,又要慎重。你走了一步,以后的各步就会受你这一步的影响。就像下棋一样,走一步棋时要想好下一步甚至几步棋如何走,不能走一步,再看一步。下棋可以悔棋,最多让人家骂你是“臭棋篓子”。改革就不行了,一旦推倒重来,必然造成很大的损失。回顾一下我们货币市场发展的三起三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有相当多的国有资产就此流失掉了。
要做好金融改革,就是要明确目标,周密策划,把握时机,掌握节度。条件不成熟时出手,起不到好效果,但该出手时不出手,就会错过机遇。还要注意把握好“度”,对任何行动都不能只看到它的有利一面,还要看到它的负面效应,要注意权衡利弊,好事做过了头也会成为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