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说,有一个“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特别棒,且是免费的。于是我在一个周日的上午就去听讲了。
这是间仅能容纳六七十人的小会议室,几排座椅已坐满了人,还不断有人进来。
作报告的是老子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国情研究会研究员郭闻奇。“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老子智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心灵灯
郭研究员在列举了当今的生态及社会危机之后说,“疯狂地消耗原生资源,是人类的贪欲被极大地开发的结果,其结果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被严重破坏,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拉大,比如美国即是。占世界人口不足5%的美国,却占用着地球自然资源的75%。世界上最高人均收入与最低人均收入之比,1960年时是30∶1,到1995年就变成了74∶1。少数人在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幸福时,多数人却受到高科技带来的灾难,如环境严重恶化带来的危害等。”
“在物质文明极其发达的当今世界,人类欲建立‘道法自然’的生态文明社会,必须进行痛苦的人格转型。老子的‘致虚,守静’乃理性大纛,以这一慧心、通灵、感物的人类睿智、巨擘来关爱自己的灵魂,善待自己的生存环境,与大自然结盟,共存共荣……”
郭研究员的学术报告一结束,立刻进入讨论的时间。“谁发言?”会议主席话音刚落,好几条手臂就举起来了。别看在座的以老者居多,但发言之踊跃,不亚于课堂上的学子。处在一个智慧火花四溅、灵感思想飞扬的“场”里,使人觉得在不知不觉中,思路被打开,认识在提升。
创办、主持讲座的三位学者,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中国地震局地质所研究员徐道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徐钦琦,年过六旬,退休后除继续他们本学科的学术研究之外,精力就都放在了这个讲座上。讲座自1990年创办至今已举办讲座近600期,包括1500个学术报告。讲座没有专项经费,从联系、邀请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到出海报、寄材料,事无巨细都由他们亲自操办,甚至还得亲自干预备茶水、整理场地等杂活。
讲座是公益性的,主办者和演讲者都没有分文报酬。但许许多多高级专家、国外学者、中科院院士和相当知名的学者,仍乐于接受邀请来作报告。是什么支持着这个讲座风风雨雨十几年呢?
宋正海研究员谈起办讲座的初衷时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生态、资源、灾害、人口等问题,靠任何单一学科都解决不了。因此,科学潮流已从单科深入分析型转为更加重视综合、系统性研究。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就是给大跨度的交叉研究、综合研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不同学科间的交流、碰撞是很重要的,碰撞可擦出灵感的火花嘛 ”宋正海笑着说:“事实上,不少学者出成果得益于在这里的学术交流。我的许多学术成果也是这样作出来的。再者,在当今什么都必须要用钱买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愿意为那些虽渴求知识,但又受制于经济条件的公众提供一个听讲的场所。”
宋正海说,我们三位创办人都毕业于北京大学,深受蔡炎培先生“兼收并蓄”思想影响。20世纪80年代,第一、二、三届全国天地生相互关系会议在北京召开。90年代,我们就创办了“天地生人学术讲座”。讲座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 要为综合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
从讲座的500讲目录中,我看到其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可谓包罗万象,如“中国海洋文化农业性”、“自然灾害群发期及其天文背景”、“地幔排气理论”等。这里的“系列学术讨论”对学术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学术问题,组织了“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西部大开发综合研究专家论坛”、“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争鸣”等讨论。讲座的研讨成果还通过建议书、呼吁书影响了现实生活和国家建设。如1997年4月28日发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可以作出巨大贡献”呼吁书,1999年2月4日发出的“关于抢救北京地下古文物遗存和王府井东方广场建立北京远古文化史博物馆的建议”,1999年2月4日发出的“关于警惕黄河下游大洪水灾害和防灾减灾给中央的建议”,有的被相关单位采纳,有的引起有关部门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