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浙江省衢州市集市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鲜事 长江三角洲地区数百家企业纷纷到这里设摊招工。有些企业还不惜派专车到衢州接员工。今年春节一过,衢州市全市33万劳务大军便顺利北上南下,奔赴全国各地务工。
地处浙西山区的衢州劳务大军为何如此吃香?
有了手艺外出
闯市场心里才有底
衢州市衢江区长柱乡农村姑娘刘爱芬说 改变她命运的是衢州市实施的“万名农民素质工程”。从20岁到29岁,她一直到外务工。因为缺乏一技之长,只能做小工,当帮工,每月收入高的时候三四百元,低时不足二百元。去年7月,乡里根据市委、市政府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的要求,与杭州一家制衣厂合办了缝纫培训班。刘第一个报了名。她说 从这开始,她不光因为培训合格能去省城务工,每月有700元收入,更要紧的是有了门手艺,外出闯市场心里有了底。
去年春节,当国内许多媒体纷纷提醒各地农民工不要盲目外出务工时,衢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专门邀请了一批外出务工者开了座谈会。
会上,柯城区农民郑洪水谈到:几年前,他跟同村8位老乡同时闯荡上海。因为没有一技之长,8位老乡没多久便陆续回了家。而他由于学过电工,在上海做起了维修工。通过几年努力,不仅站稳了脚跟,还办起了文印店、印刷公司。现在还买了房,买了车,全家安居上海。
“三问”反映了提高农民素质的必要性
务工者的遭遇,创业者的经历,撞击着衢州市领导的心,更引发了他们的深思。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当前,“三农”问题最根本、最突出的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农民增收问题怎么解决 想起过去在农村蹲点,每次鼓励农民外出就业,农民都有三问:我到哪里去?我去干什么?我能干什么?衢州市领导深切感到农民富裕的关键在就业,就业的关键在素质。“在劳力市场从体力型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的今天,农民的‘三问’突出反映了提高劳力素质的必要性。”市委书记蔡奇说:“素质培训是当前帮助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把金钥匙”。
“万名农民素质工程”顺势而出。从去年开始,衢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每年培训农民5万人,到2007年培训25万人,使全市大多数农户都有一位主要劳动力通过教育培训,近50%的适龄农民受到知识技能培训,成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一定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
政府“买单”培训农民
打造“万名农民素质工程”需要钱,这钱谁来掏 让培训机构出,质量保证不了,也很难长久;让农民自己掏,一次交几百元培训费也不是个小数目。
“素质培训关系农民眼前和长远利益。”在简朴的办公楼里,衢州市市长厉志海说 “我们不能向农民索取,要舍得给予。尽管衢州是欠发达地区,但再穷也不能穷了农民培训,素质培训应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畴,由政府来‘买单’”。
为了把好事办实、办好,衢州市明确规定 凡第一次参加培训的农民,以及低保对象、残疾人、欠发达乡镇农民低收入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参加培训,费用一概由政府支出。今后5年,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按培训任务数和每个农民不低于150元的标准,筹集资金。对土地被征用的农民,市里还专门规定,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千分之零点五作为培训经费。有的县(市)还印发了“培训券”发给农民,让他们“以券抵钱”,挑选自己喜欢的培训班参加培训。
为了农民的利益,衢州市各级勒紧裤带。全市职校培训、乡镇培训、部门培训、民间培训一起上。“政府花钱培训农民”在衢州全面推开,并摸索出了一套贴近农民、贴近市场、贴近企业,衔接本地特色产业、衔接企业订单、衔接新型劳务需求的“三贴近、三衔接”的就业培训办法。
衢州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培训一年多来,已培训农民11万人,累计劳务输出近40万,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2.2%。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600多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