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2004-04-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 我有话说

内容提要

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两大支点。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承担者、传播者、使用者,其数量和质量,特别是其高层次的创新能力,正在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当前要特别注重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强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在人才开发、利用方面,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在人才和智力流动方面,要努力开拓保障国家人才安全的新思路;在利用国外人才、智力资源方面,要加大制度层面的工作力度。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胡锦涛同志从事关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高度,指出了人才工作的重要地位,阐述了树立科学人才观的极端重要性。认真学习、深刻理解讲话的精神实质,对于推进新时期人才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人类跨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呈不断加速的态势,世界已经开始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在生产过程中,自然物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取决于人类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和水平。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逐步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传统产业比重逐步下降,高新技术迅猛增长。技术密集、智力密集产业的就业比重显著上升,利益的分配也更多地以对知识的占有量和贡献程度为依据。这一发展趋势表明,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两大支点,而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承担者、传播者、使用者,其数量和质量,特别是其高层次的创新能力,正在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由此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这已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这一世界大势之外。深入广泛地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已成为各个国家争取更快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国际竞争,既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但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信息时代,随着各种自然物质资源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比重的不断下降,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重要性日益降低,其丰裕度已不再是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而是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随着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同经济、科技的竞争能力紧密相连,而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人才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而谁占据了这个制高点,谁就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能否拥有和保持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是否处于有利地位的重大战略问题。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外部环境和时代条件,只有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坚定地走人才强国之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资源强国,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面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如何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只有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聚集各方面的人才,特别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高素质领导人才,才能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才能真正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引领中华民族腾飞的历史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培养和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从全局看,我国人才队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人力资源丰富(人口数量多)而人才资源稀缺(人口素质低),仍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矛盾之一。高素质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缺乏,仍是制约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目前,人才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资源,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没能形成完善的人才市场体系。我国的教育投入仍然偏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践使我们懂得,只有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也才能卓有成效地推进新时期的人才工作。

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人才观的基本内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行为的指南。实践证明,思想观念陈旧,就不但发现不了人才,而且还会埋没人才。只有解放思想、实是求是、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才能跟上时代潮流,适应形势发展,把人才强国战略化为自觉的行动。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人才观的科学内涵,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前提。为此,当前要特别注重确立三个观念:

第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以土地和人力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形态,以机器和资本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形态,并且在此基础上正在迈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形态。不同经济形态下的生产力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和依赖是不同的。在农业经济形态中,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对以土地为中心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劳动者体力 的依赖,资源消耗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体力的消耗和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的浅层次的消耗。在工业经济形态中,人类利用机器体系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自然资源量越多,生产力水平就越高。这种工业文明造成了对地球资源的过度耗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及其消耗 转化 的有害性逐渐成为工业经济形态下社会发展的桎梏。当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可能,在向知识经济形态迈进的过程中,人类经济发展的资源依赖正在发生着根本性转变 从以自然资源为主转向以劳动者智力 人才资源 为主。人才资源已上升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直接统领和制约着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当今世界,人才优势已经成为最大的优势,人才开发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清醒地认识人才资源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战略地位,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近13亿人口的大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为人人成才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为此,我们要确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在人才培养中,自觉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在人才使用中,要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把每一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挖掘出来。在人才评价方面,要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要树立有较高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都是人才的观念,努力形成谁勤于学习、勇于创业,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从而创造一个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第三,以人为本的观念。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克服“见物不见人”、“只重硬件,轻视软件”的偏向。要充分认识到,人的现代化、人才的大量涌现,是实现现代化的最为根本的条件和最为本质的标志。人才工作首先是做好人的工作,必须把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放在首要位置。要着眼于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切实做好教育、培养、引导工作,又扎实做好使用、关心、激励工作。既坚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又高度重视人才在促进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注重发挥其特点和特长,不求全责备,鼓励他们开拓创新,大胆探索。真正做到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信赖人,营造一个“拴心留人”的宽松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民主活泼的学术环境,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尊重理解的社会环境。要善于用伟大的事业凝聚人才,坚持用崇高的精神鼓励人才,努力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注意用适当的物质待遇吸引人才。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处理好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的关系,促使人才把个人的事业与社会理想、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要尊重人才的个性,使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同时,要更新分配观念,体现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价值,体现知识的价值,使人才的贡献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要认真落实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通过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使人才的收入符合其所创造的价值和所作出的贡献。要一视同仁地为各类人才提供服务,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一言以蔽之,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要求,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很快,新情况、新特点、新动向不断涌现。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进一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的关键。

第一,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强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必须深刻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人才的知识老化速率和人才资本的折旧率愈趋提高。在农业经济形态占主导的历史时期,知识更新的周期大约是100至150年;在工业经济形态占主导的历史时期,知识更新的周期大约是20至30年;而在向知识经济形态过渡的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已缩短为3至5年。现在,一名本科大学生毕业时所积累的知识,大约在5年内就基本折旧完毕了。一个人在初次教育中所获取的知识,与其一生掌握的知识相比,只占很小的比重,主要的知识要靠继续教育来补充。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还将进一步凸显。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教育投入和建设重点,仍高度集中于初次教育领域,继续教育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远不能适应向知识经济形态过渡的需要。在这方面,我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针对这一情况,要在全社会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突出在职学习,加大相关投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

第二,在人才开发、利用方面,要积极探索和创新。今天,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人才利用方式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其中互联网技术在人才开发、利用方面的运用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经由互联网交换、传递信息、知识、技术,可以在不改变人才所处地理位置和隶属关系的情况下,完成人才开发利用过程。这种变“人才流动”为“知识流动”的方式,是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新趋势。由此大大缩短了人才与开发利用者之间的距离,使人才竞争变成了“零距离竞争”。以往那种企图从隶属关系上“圈住人才”和“占有人才”的传统用人观念和相关人才政策已经受到挑战。

第三,在人才和智力流动方面,要努力开拓保障国家人才安全的新思路。当前,人才领域的竞争呈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趋向,使我国的国家人才安全面临新的挑战。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常常充当发达国家“人才猎头公司”的角色。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成为一些著名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新趋势。有关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球跨国公司500强已有400多家“落户”我国,越来越多的外企选择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研发中心,利用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同时依托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相对低廉的人才培养费用,以提供奖学金、设立实验室等多种形式加大为自己培养人才的力度。跨国公司这种研发本土化战略,与过去将人才吸引至发达国家的战略相比,一方面对我国人才安全形成了一定的威胁;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我国借此汲取和掌握世界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从其溢出效应中受益,促进相关人才的成长。对于跨国公司的这种研发本土化战略的双重作用,我们应当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趋利避害、更好地保障国家人才安全的目的。

第四,在利用国外人才、智力资源方面,要加大制度层面的工作力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引进国外各类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与工业化时代不同,在目前向知识经济过渡阶段,虽然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但高层次人才需求却出现了与发达国家同构的状况 我国短缺的高层次关键人才与发达国家具有趋同性。目前我国缺口较大的现代通信、生物工程、电脑芯片制造和软件设计等高新技术人才、熟悉国际金融和世贸组织规则的人才、既懂经营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等,美、日、德、英、法等发达国家也很短缺。由此,我国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承受着很大的竞争压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已在人才个体、群体和国家战略几个层面上逐步展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移民制度在人才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一个国家的移民制度,特别是技术移民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其吸引外来人才已经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进入制度化阶段。目前,不仅传统的移民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通过进一步完善移民政策吸引人才,而且一些非移民国家如德国和日本也开始重视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移民政策引进人才。为此,建议结合我国的国情,尤其注意发挥我国特有的优势,在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移民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聘用、管理制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