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大突破背后的“学科交叉”

2004-04-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冷疏影 宋长青 我有话说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群体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首批资助的群体之一。自2000年以来,该群体在国外SCI刊物上发表论文34篇,在环境生物地球化学领域陆地碳循环、区域多介质模型及内分泌干扰物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研究被《科学》杂志评为2001年十大科技突破之一;“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植被生产力的研究”亦被评为200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环境生物地球化学是在环境地理、环境地球化学、环境生物学和环境毒理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近20年来发展迅速,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方向之一。将环境地理、环境地球化学、环境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研究工作中借鉴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最终发展出一套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研究路线和方法,才有可能在学科理论和研究实践上获得成功。该群体正是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开展工作,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群体包括中青年教授4人、副教授2人。群体中有5人分别在美国、日本、德国和丹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有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入选国家劳动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群体成员年富力强,平均年龄不足40岁。他们在学科交叉研究方面受过良好的训练,研究方向涉及环境生物地球化学(陶澍)、植被生态学(方精云)、污染物空间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王学军)、微量污染物监测与风险评价(胡建英)、污染物生态健康效应与系统模拟(徐福留)、环境生物学(黄艺)。其中该群体学术带头人陶澍教授是国家改革开放后首批派出的留学生,在美国获硕士、博士学位后于1984年回国,在北京大学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长江特聘教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环境学院副院长。

一个科研群体之所以能够形成,无疑是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形成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后,不同的成员渐渐地走到一起的。学科交叉与融合离不开长期的有意追求和促成,为了实现这一点,该群体力图每个成员所开展的工作既有各自的特点和领域,又能与其他人的工作很好地结合,这样既防止了学科过于集中,可以从不同知识背景发掘和解决问题,又避免了研究领域过于分散,重点不突出。为此,群体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提出研究中关键的难点问题,成员们从各自的学科特点提出思路和解决办法。从该群体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看出:学科交叉仅仅是一个手段,交叉的目的在于从全新的角度认识问题的本质,以促进高水平成果的产生。

人员组成构架是实现学科体系建设的关键,也是群体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群体核心人员由学科背景各异、研究领域密切联系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这些人员所代表的学科和领域是群体发展所必需的,他们的研究水平也是国际上前沿的。为了使每个核心成员的研究方向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也为了群体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不断拓展新的领域,群体十分重视培养年轻的科研后备力量。通过引导和鼓励新秀们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申请国家有关科研项目等方式,使他们尽快成长、成熟起来。青年教师刘文新、李本纲、贺京生、刘鸿雁、曹军等人在从事科学研究伊始,就开始关注和研究一些国际前沿课题。该研究群体的成长经历再次告诉我们:专业背景有一定差别但存在联系的一些优秀研究人员组成群体,针对共同感兴趣的某一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展开学科交叉研究,易于形成真正的学术交融氛围和环境,并有可能产生令人刮目的科研成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