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京4月3日电 日前,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助理叶斌向记者披露,该市仙鹤门村营盘山附近一处埋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和抗日阵亡军人遗骸的墓葬,不会因开发建设“仙鹤门经济适用房二期项目”而湮灭,南京市规划局、文物局已联手责成有关房地产开发公司拿出建设规划方案,“原地原貌”保留遗
去年11月28日,南京大学、南京师大、江苏省社科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研究南京大屠杀史的专家,得知施工单位准备开一条道路经过这一墓葬时,紧急致函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建议火速通知有关单位,在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进场前,任何人不得擅自推平、挖掘仙鹤村营盘山坟堆;责成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迅速介入;对该处遗址,应立即就地抢救保护起来。
11月29日,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周岚在接到市领导指示后,马上要求叶斌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叶斌随即偕南京市规划局城东分局局长赶到仙鹤村,在走访了该村村委会和老人后,他们当即要求施工单位停止在此施工,并请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介入勘探。
叶斌说,在此建设经济适用房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实事。规划时已考虑到文物保护工作,如该村明代遗存的土城头、小乌龟山大屠杀遇难同胞和抗战阵亡军人遗骨埋葬地等文物保护和非保护单位,但不知村北营盘山附近还有这么一个墓葬。
叶斌还向记者出示了该处新的规划图和建筑单位设计的保护墓葬效果图,并补充介绍说,原方案已作了调整,现在道路已避开这处历史遗存,在离民居有相当一段距离、未来小区十字路口西北侧的绿地 纪念园 内,原地保护这一墓葬。他说,我们和文物部门对施工单位的效果图还不满意,已要求他们再作修改。
新闻背景
南京仙鹤门大屠杀遇难同胞和抗战阵亡军人丛葬地
据仙鹤门村老人们回忆,民国26年冬月 1937年12月 ,紫金山沦陷前,中国抗日部队曾在该村仙鹤观和土城头与侵华日军激战。
中日双方史料均记载,1937年12月12日夜间和13日凌晨,南京守军在突围中,在仙鹤门附近又与侵华日军发生激烈遭遇战。侵华日军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在其1937年12月13日《阵中日记》中也承认 “基本上不实行俘虏政策,决定采取全部彻底消灭的方针”,“在仙鹤门附近集结的约有七八千人” 俘虏 ,“处理上述七八千人,需要有一个大壕,但很难找到。预定将其分成一两百人的小队,领到适当的地方加以处理”。“上述败兵的处理,基本上由第16师团负责”。
当年村民们逃难回村后发现 “一处8亩大的水塘内,埋满中国军人的尸骨”;“现在学校以东一处200平方米的池子,被中国军人的尸首基本填满”;“铁路边的西岗,几百具尸体也填满了一个塘”;“关帝庙后约400平方米范围内,死的全是中国当兵的,挨排排死的军人‘逮’了 太多了 ”……1938年春当地村民将各处遗骸归拢,分别埋在营盘山等处。
现在,该村营盘山附近尚存一处约1.5米高、10平方米的丛葬墓,小乌龟山附近地表浅层下面即是累累白骨。老人们介绍说,60多年来每年清明和农历七月半,村民都以民间传统方式自发在此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