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紧似一阵的轰炸,打破了东南沿海某军港的宁静。
“敌”轰炸机编队突袭我军港!顿时,港区内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码头趸船被炸!储备油库被炸!通往码头的桥梁被炸!只见海军福建基地某舰艇岸勤部部长刘继祯迅速打开电脑,启动战时保障软件。在刘继祯从容不迫指挥下,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后勤保障战打赢了
这是刘继祯瞄准前沿,探索战时后勤保障的一个镜头。
从一次“走麦城”说起
刘继祯提升未来海战应急保障能力,要从一次“走麦城”说起。那时,海上进行对抗演练,岸勤部的保障方案被突来的泥石流打乱。公路冲跨了,外面的物资进不来,上任不久的刘继祯只好买下驻地附近可买到的补给物资,又临时调集民船补给。结果,演练被耽搁了12分钟。
12分钟的教训促使他探索借助社会力量、提高应急保障能力新模式。为摸清当地社会后勤保障能力,刘继祯一年间对周围4个县、市副食品基地生产、加工与储备能力,水陆交通运输力量,民用座码头系泊与油水补给能力,道路状况和工程抢修、技术维修能力,医院战救能力以及民兵预备役力量等进行详细勘察,建立起完备的社会后勤支援保障力量档案。
为使社会力量在应急保障中一呼百应,刘继祯同当地政府、支前办、交战办和有关部门协商,成立军民一体的应急保障指挥、协调小组,制定出详细的军民协同应急保障预案,并组织首次实兵演练。他通过对现有功能单一、吨位小的保障民船优化组合,组成集物资补给、装备维修、战损救援、医疗救护等于一体的保障编队,让这些民船分别担负指挥船、兵员运输船、油水补给船、医疗船等角色。刘继祯从港内集结抓起,到海上通信协同、航渡编队、补给队形,一步一个脚印,演练得有声有色。
提升海上持续战斗力
某导弹护卫艇大队组织跨海区训练和公海远航,一出海就是好多天,出海期间食品保质、保鲜成了一大难题。勤于学习和思考的刘继祯立即提出“两个转变”:把“概略保障”转变为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保障”;把坐等部队申请的“被动保障”模式转变为向部队实施配送的“主动保障”;从而延长了战艇海上机动时间,提高了持续战斗能力。
过去舰艇出海训练,油料、弹药和军需都要靠岸,才能补给。刘继祯认为这种以岸基为主的保障模式严重影响战时海上战斗力的再生效率。他提出建立一体化、社会化、网络化的“聚焦式”模式,实现岸基保障与海上机动保障、定点保障与伴随保障的有机结合。刘继祯依托地方,按区域划分、统一编组后勤与装备技术保障力量,在沿岸港口、码头、舰艇集结区等领域,设立保障点,形成在各自区域内以岸基“网络式”保障为主体、海上机动保障为重点的保障布局。
启动训练的“五个一工程”
近两年,岸勤部相继列装数十台后勤保障新设备,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以供代训”式的训练模式遭遇挑战。
“必须从提高后勤训练层次提高人员素质”,刘继祯组织编写了《岸勤部训练实施细则》,启动正规训练的“五个一工程”:立足新装备训练需要,编写出一套“后勤专业训练系列教材”,一套“专业训练考核标准”,一套“专业训练授课教案”,一套“专业训练多媒体课件”,一套“后勤专业训练考核题库”。他创新训练方法,提出“共同科目集中训练,相近专业共同训练,特殊专业强化训练”的组训原则,打破了部门、分队界限,建立起各专业的“训练小基地”,岸勤部的一体化训练一步一层楼。
刘继祯带头潜心钻研现代后勤保障理论,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开展实兵训练。他和岸勤部政委钱友华还引导大家努力学习计算机技术。目前,岸勤部机关有95%的干部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证书。他们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后勤指挥和保障平台,基本上实现信息交联能力、快速机动投送能力、综合保障能力、野战防护能力的系统集成。
在刘继祯带领下,海军福建基地某舰艇岸勤部连续5年被上级评为训练管理先进单位,所在军港被海军评为优秀军港,供应站被评为全军生活服务中心标兵单位,军需仓库被评为全军先进仓库。刘继祯被舰队评为“抓基层优秀团主官”,两次荣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