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名句传千古 诗人毛泽东

2004-04-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贺水鑫 我有话说

早晨,上班路上,走过桂花树包围的幼儿园,幼儿园里扬声器传出的迎接孩子们入园的歌声让我情不自禁放慢了脚步: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歌声如此清纯,歌声如此亲切。

此时此刻,时光进入2003年12月26日,那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那是一代

伟人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日子。在这样冬日的早晨,有阳光从东方暖暖地照来,有那样的歌声飘进清新的空气,更有孩子们幸福的笑脸,我感觉生活竟如此美好,我甚至想起那句曾经让多少人念念有词和念念不忘的话: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知道,我之所以有如此共鸣,是因为我刚刚获得一本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挥手从兹去――毛泽东的诗人形象与诗性世界》。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从韶山中走出的毛泽东把自己的一生和全部献给了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功高盖世。我觉得,选择毛主席诞辰110周年的日子出版此书,其意义不言而喻。

这本书的作者汪?,生于1964年,“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是在毛泽东思想阳光雨露哺育下成长的一代”,他在书中坦白地说,“我热爱诗人毛泽东。我所以写这本书,是为了写出我对诗人毛泽东的那种热爱和理解,是为了写出毛泽东那些本真的、实质的方面,是为了写出那些与生命、气质、灵魂、理想有关的内容。当然,我还想写出其他一些东西。”

于是,作者从毛泽东的经历、思想、志向、感情等等入手,认真剖析,并配以大量珍贵照片,向人们展示毛泽东的诗,展示诗人毛泽东,展示伟人毛泽东。作者认为,“毛泽东的生平,即是一部惊风雨、泣鬼神、撼人寰的史诗杰作。他传奇性的一生,神话般的经历,高山仰止的作为,使一般的诗、使通常意义上的诗人全都会黯然失色。”

是的,毛泽东多才多艺,诗胜前贤,不论是在抛妻别子的离别时刻,还是在坚苦卓绝的斗争时期;不论登高望远,还是畅游江河;不论身处逆境,还是身处顺境,都能站在一般人达不到的高度,以他独有的宽广胸襟、深挚感情,抒写出《沁园春・长沙》、《西江月・井冈山》、《七律・长征》、《水调歌头・游泳》等等诗词名篇,抒写出“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等等传世名句。

《挥手从兹去》一书正是以诗人的笔调写毛泽东的诗词,以诗人的感情写毛泽东其人的,它给我们展示了诗人所感知的诗人毛泽东的诗性世界。作者的语言是诗的语言,作者以诗一样的语言解读毛泽东诗词,使我们对很多耳熟能详的毛泽东诗词又有了更多的理解。也正因为作者用的是诗的语言、诗的眼睛写毛泽东,所以,这本书从标题到内容甚至封面设计和装帧所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怀念和遐想,是一种无言的悲壮。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作者所感悟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军事家之外的毛泽东的诗人形象在我们眼前变得清晰起来,这形象就如书名所展示的,是毛泽东“挥手从兹去”的诗人形象,它“只能是毛泽东的一种背影,它毕竟不能算是毛泽东的主体形象。”

在结束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愿意从书中完整摘录1923年青年毛泽东惜别爱妻杨开慧时的诗词《贺新郎》,让我们走进《挥手从兹去》这本书,走近“毛泽东的诗人形象与诗性世界”: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