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借书的境界

2004-04-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学文 我有话说
在读书人需要使用自己没有的书籍而又无法、无力或无心购置时,借书就成为一种常见的阅读途径和图书交流方式。但对于爱书、藏书的人来说,都怕把书借出去,古今皆然。

古代藏书人对于“借书”,大约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全借。《南史》载崔蔚祖“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来从假借,日数十帙。蔚祖亲自取

与,未尝为辞。”晋人范蔚不仅热情接待来人就其室阅览,且为借书者置办衣食。二是拒借。唐人杜暹在其藏书皆钤“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之印,希望子孙善守先人手泽,勿借勿卖,不然未尽孝道。明代陈弘绪曾派人借其岳丈焦?藏书,焦却告诉来人“焦氏书誓不以假之”。三是慎借。明人范钦天一阁立有禁牌,上写“擅将书借出者,罚与不祭三年”,强调借书要慎重,要办理有关手续。清末学者梁鼎芬在其《借书约》中规定,每月三天借书,读者须亲自往借,要用洁净布包好,借期十天;一书仅一册者,仅供阅览;一书五册者,每次许借一册。近人叶德辉甚至在自家的书橱上贴上了“老婆不借,书不借”的条幅,活生生地道出了爱书人怕人借书的烦恼,话虽不太雅,却反映了时人面对借书问题的基本态度。

书何以怕借?概括起来是因为藏书人有“两怕”。一怕书归还时被污损。明人钱竹汀规定:污损书者不予借。当代文化名人余秋雨坦言:“这虽是外在形态的问题,对藏书的人来说却显得十分重要。”有些人读书时,或用舌头舔一下手指,然后再用手指翻书;或用指甲划开书面,掀开书页;或用手心沿书脊将书来回翻卷压平。无论什么书,都受不了这样的待遇,借来的书更不应该如此。所以藏书家黄裳先生说:“怎样读书,其实也是衡量文化水平高低的一种尺度。”据说鲁迅先生就有看书前洗手的习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二是怕借书不还。借书必须归还,这是一个借书道德。据记载,古代颖川有一士子,藏有“九经”(古人称《易》)、《书》、《诗》等九部儒家经典为“九经”),而且各藏有数十部,其实,那些都是他借的别人的书,不还而据为己有,还到处炫耀自己藏书的不同版本多。清代名藏书家钱大昕对此现象予以诅骂曰:“有借不还遭神诛”。此语虽然有煞风景,但毕竟透出了爱书之切。现代著名藏书家叶灵凤先生分析道:“与其劝人借书给人,不如劝人借了书归还,因为有人借了书不肯还,才有人吝啬不肯将自己的书借给别人。”不过,如今借书故意不还的人大概不多见,更多的是书借出去之后,容易彼此忘掉。

藏书历史上,许多爱书人都写下了关于“借书”的书话文字来诉说内心的烦恼,也提示借书者与被借书者之间达成一定的共识,使双方相互遵守藏书交流的文化道德规范。“书不借”的做法不足取,“借书不还或无意污损”的做法更不足取。应该看到,找私人借书的,一般都是亲朋好友或是圈子内有点联系的人,一概拒借,于情于理都不是好办法。如果借书的人是专门不还的,自然是不借。如果不是同好,不是能爱书、欣赏书的人,也自然不借。因为借书不是施舍,不是给予,而是精神的需求,正如叶灵凤先生说:借书给人,好像在沙漠旅途上将自己的水壶慷慨地授给同路者,是希望获得一个伴侣和同好者,能够共享自己所已经感受到的满足和愉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