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以其在人类社会中所发挥的科学知识和文明成果的传授与更新、国民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科学精神塑造方面的作用,正在受到世界各国民众及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成为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者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3位教授
追溯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古代东方和古代西方均创办了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机构,如古代埃及的海立欧普立斯大寺、印度的塔克撒西拉大学和纳兰陀寺、古希腊的学园等;中世纪晚期南欧城市经济勃兴、手工业行会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经院哲学的兴盛诸因素的综合作用催生了中世纪大学。由于中世纪大学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传承及知识保护的使命,民族国家诞生后对大学寄予愈来愈高的希望,现代大学也在承继自身发展传统的同时愈来愈反映并实现社会的需要,现代大学也就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呈现出斑驳陆离的色彩。古代东方国家以及古希腊、罗马时代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大学究竟应该保持以自治、独立为特征的“象牙塔”性格,还是在争取赢得社会重视的同时塑造自己的实用主义性格?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在不同国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发展模式?在运用大量第一手教育史资料的基础上,《外国高等教育史》以50余万言的篇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有深度的探索,在一些问题的研究上表现出创新之处,如关于古希腊学园、拜占廷和阿拉伯的高等教育机构对中世纪大学影响的分析,关于德国现代大学理念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历史贡献的探讨,关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为高等教育演进提供的动力的说明,关于印度、巴西、韩国、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所作的研究等。《外国高等教育史》以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为主线,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背景,对高等教育机构创立、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国家公共高等教育政策、国家与大学的关系、大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从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探索的同时,还对高等教育自身的演变与发展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现实感追求成为近年来教育史研究的一项学术使命,但教育史学科不同于技术性学科或其他能够产生比较直观的经济效益的学科。教育史学科的功用是潜隐而悠长的,其价值在于培养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具有高远的教育视野和深刻的教育价值领悟能力。就此而言,《外国高等教育史》对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给予了充分关注,对困扰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主题,如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形成与相互移植问题、政府与大学的关系、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大学理想的理论探索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在丰富世界高等教育理论的同时,还为理解当前世界高等教育以及解决某些高等教育难题提供了思路。
《外国高等教育史》贺国庆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