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关注别国的教育状况,完全出自职业本能,实际上就是思考我们与国外教育到底有哪些不同。
一切为了学生
在我访问过的所有美国学校中,没有任何地方会比图书馆更舒适。图书馆里有地毯有沙发,甚至散落着可爱的卡通靠垫。学生看书时可坐可卧、随心所欲。在这里,我们
尊重学生师生平等
美国中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课间时,学生们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在教室和楼道里追跑打闹的工夫。下课时,老师站在门内让学生们先走。楼道里,教师侧身给学生让路。不过我发现,学生们不会对此熟视无睹,一般都会轻声致谢,也会主动为过往的老师开门。生源不太好的学校里,学生们依然是那样彬彬有礼,很让我们惊讶和感动。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课堂上,也表现在对学生成就和能力的肯定上,许多学校的楼道里,可以被利用的地方都展示着学生的作品或记载着学生的荣誉。
重视体验和参与
我们有幸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和美国的学生们一起听课。听课时,我一直在比较着中美两国课堂教学的异同。比起我们的课堂教学,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小得多,但是课堂活动往往丰富多彩。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们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例如讲某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老师便会想方设法营造类似的情境,以便让同学去设想和体会在特定情境下自己的反应,进而理解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情形。另外,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又动脑,其中不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在社会教育机构 如儿童博物馆 的活动设置中也充分体现出这个特点。波士顿的儿童博物馆里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动手参与的活动和游戏。
教学管理严格
严格的教学管理,这听起来似乎不符合我们过去印象中美国人自由自在的风格。但我在美国访问了多所学校之后,却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所好学校=优秀的教师 良好的生源 严格的管理。为了保证学生都到相关教室去上课,朴利茅次社区初中的楼道里有老师们扮演的“哨兵”;为了让学生都遵守教室常规,波士顿山城中学年轻的女教师不断用手势和眼神暗示那几个“坐不住”的学生;俄克拉荷马数理高中为了确保毕业生成绩优秀,每学期竟然会安排6次考试,学生只要出现三个C就要被劝退;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俄克拉荷马州的法律规定,每位老师每天授课的学生不能超过140个。所有这一切似乎让我在另一种意义上找到了中美两国教育中一些共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