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赞“奉献无止境”

2004-04-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华超 我有话说

前不久,5位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获得了由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评选的中国卫生界的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光荣称号。他们分别是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主任王撷秀、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终身教授任继学、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汤钊猷、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院长易为民。人民日报特辟专版介绍了他们的事迹,读来很受教育,感慨良多。特别是钟南山那句“奉献无止境”的肺腑之言,更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

“奉献无止境”,代表了5位获奖者的共同心声和价值追求。奉献更多地意味着对自身利益的一种自觉的舍弃,换句话说,奉献就意味着自我牺牲。钟南山等五位获奖者哪一个不是自我牺牲的代表!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为什么“一辈子都做好事”很难呢?因为这需要“奉献无止境”的人生追求和思想境界。

奉献是一种行为,但首先是一种精神。奉献的具体行为各异,但其精神本质都是无私和忘我。因为接种卡介苗有副作用,会导致小腿溃烂,没有病人愿意作尝试。为了检验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汤钊猷教授挺身而出,“就在我身上种!”

奉献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被誉为“农民院长”的易为民,视农民为父母兄弟。一个农民患者从县到市,从市到省,花费了几千元,病情却没有一点改善,慕名找到他,他开了不足10元钱的药,却缓解了病人的症状,最终治好了病。患者全家都来感谢他。“花少钱治病,是我们应该做的,农民赚一点钱不容易。”这是何等质朴的回答 他还常说 “如果有机会,我还愿意到农村去,为农民服务一辈子。”

“奉献无止境”,贵在“奉献”,难在“无止境”。“无止境”的“奉献”追求需要理想、信念和真情来陪伴、牵引和养护。钟南山从医40多年来,始终坚守一条原则 生命无价,病人利益高于一切。每到冬天,他给病人检查前,一定会先搓暖自己的手。他有一句名言:看病只看病人,不看背景。有“三个一样”:高干、平民,有钱、无钱,城市、农村,一样的热情耐心,一样的无微不至,一样的负责到底。

奉献是爱心的光芒,是无私的给予,是人生价值的试金石。奉献精神既平凡又伟大,既普通又崇高;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当今社会的时代风范。“奉献无止境”,提倡的是超越自我,大写人生,在“我为人人”的无止境的奉献中,把自己锤炼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