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版面的空间很有限,但期刊活动的空间是无限的。组织各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期刊向新的领域延伸。
美国《财富》杂志之所以家喻户晓,除了其本身具有优良的质量外,组织全球经济界评选活动,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虽然,他们每年只做了“美国企业500强”、“全球企业500强”两项排名活动,但产生
争取更大的话语权,是期刊进入主流媒体的主要途径。这一点近年来也为国内期刊所重视,不少期刊意识到,争取话语权不在于组织了多少活动,关键是这些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舆论,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对社会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比如《少男少女》杂志,从读者的一封来信中得到启发,抓住了信中所反映的处在身体发育期和人生转折期的中小学生的一些困惑,并开设了“红蚂蚁”读者求助热线和“红蚂蚁热线专版”,救助了200多个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和500多个离家出走的青少年。该社每年的复信量超过了10万封,为青少年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这项活动的范围虽然不大,但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如何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深圳青年》杂志针对现代青年希望提高生存本能的需求,曾策划了“深圳机遇之旅”:从北京、上海挑选了10名在校大学生,由该刊发给200元经费,限期20天寻求在深圳的工作生存机遇。这一活动引来全国众多媒体的报道,并一度成为一些电视台和期刊追踪热点。表明一个成功的策划,能成为其他传媒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