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在信息产业发展中处于关键地位。可喜的是,在过去一年中,尽管遭遇非典的挑战,北京软件产业仍取得了突出成绩 实现年增长15.4%,营业收入385.3亿元,约占全国34.4%;出口增长迅猛,首次突破1亿美元,达到1.38亿美元,同比增长48.4%,占全国海关软件出口总额的37%。
在这一年中,北京软件企业做大
探究其原因,有关人士介绍,主要得益于软件产业政策开始产生显著效应。北京市认真落实国务院18号文件,取消在软件企业、软件产品认定中的所有收费,企业反应良好。截止到2003年底,累计认定软件企业1749家,占全国20.4%;累计登记软件产品4820个,占全国26.8%。全年软件企业得到增值税退税11.5亿元。有4400多位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获得市政府专项奖励,合计近1.1亿元。有关部门联合出台有关法规,启动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综合治理重点地区、行业的软件侵权行为,使北京软件知识产权保护走在了全国前列,新增软件及相关企业1000多家。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俞慈声在2004年北京软件产业工作会议上表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北京软件产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国产软件平台的应用没有突破,市场拉动滞后于技术推动;科技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掘,社会资金对软件产业支撑不够;北京软件企业在若干新兴领域没有取得竞争优势;软件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人才不足,制约了部分企业的高速成长等。
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市提出了“长风计划”方案,力争实现软件产业的新突破。方案提出的奋斗目标是 力促软件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使软件产业初步成为首都经济的新支柱。到2005年底,北京软件产业的营业收入超过700亿元;海关出口超过3亿美元;软件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登记软件产品超过7000个,在数量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