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博士参谋砺剑尖兵

2004-05-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何天进 董聚山 通讯员 李祖斌 记者 喻 我有话说


玉彬在工作中冯根锁 摄

2002年仲夏,某试验靶场。

随着“0”号指挥员一声令下,靶区上空出现一道耀眼的闪电。“成功了!”靶场上一片沸腾。

观看试验的各级首长报以热烈掌声。这位“0”号指挥员,就是这项重大任务的主要组织者和筹划者、第二炮兵装备部博士参谋何玉彬。

近年来,何玉彬先后主持或参与组织完成多项装备发展论证工作;牵头完成“复合环境下装备技术测试与评估”等4项重大成果,其中三项获得国家部委和军队科技进步成果奖;撰写出版6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为此,他先后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去年底荣膺第二炮兵首届“十大砺剑尖兵”称号。

敢谏善谋

上世纪末,为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第二炮兵装备预先研究办公室成立。刚读完博士的何玉彬,当了其中的一名参谋。“参谋,就要参与决策谋划,敢当首长的左膀右臂。”在他看来,只会在首长前点头称“是”的参谋,不是称职的参谋。上任不久,他就与战友们一道,以超前的思维,起草了一个“重量级”的发展论证报告,得到总部和军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何玉彬的建议和组织筹备下,第二炮兵首次召开由几十家优势科研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参加的大型研讨会。何玉彬从未来信息化体系作战的全新视角出发,提出突出“信息化、自动化、简便化、自主化”的总体发展思路,得到总部机关认可。

“某防御系统”预研攻关,何玉彬功不可没。为了该项目早日立项,何玉彬组织召开10多次专家论证会和技术分析会,写出长达几十页的论证报告,并就立项问题一再据理力争。在他建议下,该系统以结构的高度集成和功能的高度融合,实现资源配置的高度优化,具有极高的军事和经济价值。

何玉彬把参谋的岗位视为运筹装备发展的大舞台。他组织编写的《装备预研管理办法》,以法规的形式对建立预研管理机制起到奠基作用;他组织完成的预研计划综合论证,为全面启动关键技术攻关、抢占装备发展先机,提供了科学依据;他参与组织实施的某型装备系统论证和攻关,为拓展防御领域创造了条件。

运筹帷幄

某装备科研课题立项后,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何玉彬敏锐地洞察到:问题出在创新理念上。他在调研中发现,北京某大学一位教授在相关研究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且创新思想活跃。为此,他大胆建议中途换“将”,改由这位教授担任组长,对课题组人员进行重组。结果,新的课题组开展研究不到一年,就攻克关键性技术6项,第二年即进入综合集成演示验证阶段。他到某研制单位组织验收,对系统方案和试验数据提出质疑;其独到的技术观点,令几位专家刮目相看,感慨道:“没想到何参谋也是个专家呀!”

其实,像这种与专家对话,把好装备技术预研关口,对何玉彬来说不是难事。主动出击,招贤纳士,利用新知识、新思想解决重大技术难题,提出重大科研课题及思路,才是何玉彬的过人之处。

某型装备预研开发,是总部下达的一项硬性任务,涉及到机械、电子、力学,以及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等多门学科,任何一家科研单位想独立完成都不可能。怎样解决这一重大预研课题?何玉彬将军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数十名专家教授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堪称国内一流的科研专家方阵,协力打好歼灭战。为确保各分系统研制的顺利进行,一年内,何玉彬起草各类研究报告10多万字,使该系统研究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技术攻关到模拟实战的大步跨越,由此创造了装备预研史上的数项之“最”,在军事科研领域书写下光彩的一笔。

军中“高参”

成功光环的背后是难以言尽的艰辛。读博只有半年,何玉彬就曾挑起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大型智能结构试验控制系统的研究任务。消息传出后,许多人简直难以置信。这也难怪,该项目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完成过,其跨学科之多、涉猎前沿技术之多,决非某一领域的专家所能胜任。

面对泰山一般的压力,何玉彬没有胆怯和顾虑。此后的日子里,为系统的论证设计,他几乎到了忘我的境界,一个个设想构思在脑海中翻腾,一串串数据和逻辑公式在眼前跳动……历经700多个日日夜夜,他的全系统研究成果终于问世,并顺利通过原国家计委、教委组织的验收评审。该系统采用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理论,解决系统的“非线性”和“未知不确定性”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不久,这项成果获得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接着,他作为主要研究人,采用该系统研制的“大型智能电液伺服结构试验装置”,将工程力学应用推向一个新高度。

然而,身为军人的何玉彬,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深知,知识军事迅猛发展,自己必须紧紧地把目标锁定在“打赢”上,力求让所学理论快速向军事实践转变,把知识技术迅速转化为战斗力。瞄准军事变革和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沿阵地,跨越式更新知识结构和拓宽研究领域,使何玉彬成长为引人注目的军中“高参”。军内外有关权威人士这样评价他:具有很强的英文翻译和写作能力,能熟练进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在神经网络、智能控制、导弹发射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空间系统力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研究领域,知识结构丰富,技术全面系统,并取得诸多超前性、创新性研究成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