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竞赛中歌唱

2004-05-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金兆钧 我有话说

第十一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非职业组的决赛在“五一”长假期间举行,作为一个经历过几届大赛的评委,还是有些感触。

关于歌手

歌手是大奖

赛的主角,三届以来,选手们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职业和非职业的区分并不很大,甚或常常出现非职业选手不亚于职业选手的情况。这也是这届比赛把“专业组”和“业余组”改称为“职业组”和“非职业组”的原因。其实这点对于通俗组来说本来就区别不大,而美声组和民族组的非职业选手大多也从师于专业教师,因此这个改动是恰当的。倒是每届比赛都有一些确实自学成才的选手令人钦佩。例如这次比赛中北大的张然,虽然他自己演唱成绩不高,但他自学爵士钢琴和作曲,为同学们创作的校园歌曲却大获成功,赢得评委们的普遍赞赏。

歌手们的另一个特点则是在选择作品上普遍不甚令人满意。一种是卡拉OK式,模仿得不错,然而谁会在乎你像谁呢?再一种是选择和自己条件不相符的歌,或是风格不对,或是难度过大或过小,这样在竞赛中就失去了竞争力。此外,从组队的角度分析,凡是组织者下大力气,根据每个歌手条件进行培训的会好得多,而匆匆组队的一般来讲结果不尽人意。这也说明面对一个赛事,该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至少也会有尽了最大努力的“苦劳”。

关于作品

很多观众依然提出好歌不多的问题。其实多少年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在比赛中这个问题格外突出就是了。既然是比赛,作品既要动听动情,又要有必要的技术含量,创作上就不是很容易。这需要歌手与词曲作者有很好的沟通,决不是请名家创作就一定有成功的把握。从过去几届看,好的作品一般还都是所谓“量身定做”的,而且歌手也具备了较成熟的演唱经验,而临阵磨枪,现抓的作品则很难成功。选歌对于歌手和作品的成功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关于分类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三种唱法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当年中央电视台设立三种唱法对于促进音乐生活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近20年过去,音乐生活本身也有了很大的发掘和变化,以至于现在连观众都发现了所谓“美声民族”、“民族通俗”之类的分类有问题。还有何谓“组合”?这也确实值得思考和研究。

从声乐本身发展来看,在大的概念下,一定会随着创作和演唱的发展走向多样化,例如民族唱法,除了学院派的唱法,当然还有很多原生态的唱法和各种融合性的唱法,包括学院派的唱法自身也分若干派别。美声唱法除了学派不同,也还有不同行当是否具备可比性的问题。通俗唱法中所谓“民族通俗”显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类,组合也有偏向艺术歌曲和偏向流行歌曲的区别。凡此种种,确实会给评比带来一定的问题。

当然,设立一个门类不仅仅是理论问题,也是操作问题,例如作品量和歌手量甚少的类别恐怕还不能马上单分一个类别来比赛。但有的门类随着创作和演唱的发展,也应该考虑“开山立派”的问题了。例如组合,现在越来越多,仍然和流行歌手一起比似乎已经不太合适。我想是否可以就这些问题先进行研讨,待到成熟的时候,可以对赛制的门类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会在发现新人和推动歌坛多样化发展上有好处,也会进一步提高操作的科学性。

当然,生活在,歌声也就在。现在的主要问题恐怕是面对大众日益增长的音乐文化生活需要,应该大力地推动创作、培养新人。而作为具有强大传播和导向优势的央视大奖赛无疑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希望大奖赛能够越办越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