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族文化都应有绚丽的表情

2004-05-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哲 我有话说

一个民族有身影可以回顾,她的生命就有了纵长;一个地区有了绚丽的表情,它的文明就显得精彩多样。

56个民族中有些民族很小,却有独立族名、语言和服装,以及文化表情……这有如文化身份证。从人文角度看,当一个民族失掉了语言、服饰、文化歌舞和生态表情后,还能剩

下什么。所以,标志性的区别本是一件值得骄傲自豪的事,因为我们一起形成了中华大家庭,一起创造了所有家庭成员都曾不同程度串演过角色的中华文明。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历史学家应有新的共识,即中华文明是个优秀集合体,数千乃至上万年以来,每个民族群体在进程中都相互借鉴,彼此交融,创造了无数智慧和结晶,并贡献积累给了整个中华文明。所以,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特别是从现在起到未来,中华大家庭都需要每一个成员的独特作用和彼此的支撑。当我们的生活越接近高度物质技术化的时候,我们就越加需要生命的多样性和内在丰富性来维持人类精神的活化――这是一种输血和补充!也是我们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更广义的理解。所以,当我们讲到文化传承时,总提到“社会传承”这个概念,就是希望从这个认知出发来看待民族文化传承与整个社会进步的关系……

当然,人只有解决了温饱,才会寻求文化主动,才标榜身份和张扬表情。所以,在中国西部山村讲传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此,我们应当有心理准备。并且,文化保护的世界门槛水平很高,留给我们的具体手段却实在不多。我们需要的是智商――面对国情,寻找理由,付诸行动。

这里,我要谈谈我们工作室正在实施的一项行动,这就是“普米小组”。从某个角度看,它像个故事 在中国云南兰坪的深山里,一群山村妹子聚集到一起,学习本土文化。在很多同龄人为眼前利益谋生的时候,她们没有出外打工,而是转身面对家乡;许多同伴漫无目标地耗在山里,她们则投向根源,师承民间,承受压力,磨练志向,道路起点就从丢失的地方……

这个小组始终面对两个问题:一是从现实入手,激活内部机制,让文化在劳动的状态中存在下去;二是文化传承不能以破坏基因为代价,发展不能以毁灭为前提。我们的工作是在独立情况下展开的,事先没有预置看台,身后也没有铺陈背景,更没有包装,属于自然进行。小组以诚实可靠的手段测定了当地政府干部对民间文化的认知水平,测试了民间文化保护的真实性和基础,以及他们对后续计划和投入的接受能力。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也想以文化工作者的身份,呼吁全社会,请关注那些被遗忘了的家庭成员和工作角落。坚持传承寻求发展,不单是本世纪一个漂亮的口号,也是极富挑战性的现实细致工作。兰坪普米小组凭着自己朴素的能力和愿望,向社会诉说一个民族地区文化的自尊自强。也试图告诉大家,一个偏远山区的小民族能够做到的事情,其他地方也能够完全做好。

目前,“民族文化村到处蔓延”、“低级旅游将文化阉割变异”、“盗取民间文化,肆意标榜争宠”等现象比比皆是。我们认为,仅仅批判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愤怒也不能改变现状,必须付诸艰苦劳动,切实加强科学实践。对于无形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开发与利用,我以为可以分A、B、C三个层次。

A――首先是传承,即坚决地抢救。一切从A来,没有A就没有其他,所以A是源。把健康基因完好地保持住,人类就可以传宗接代,不会成为异型。倘若有一天想回头参照对比,也有根有源,而且这个源相对来说值得信赖!A是根本的东西,粗糙却很核心,包含着历史惯性和能量。很多人因自己的浅薄把她阉割掉了,这是可悲的。

B――是在忠实A的基础上的组合呈现。这里不排除谨慎的整合,但须讲究对文化负责。基本还是为了证明A。B不属于哪一个人的标签,它有发展功能,但本质是A的推广和介绍,且必须优秀。在服务社会中可作适度的操作推广,目的是吸引社会关注,反过来回馈和激励民族文化的传承。

C――属于发展变化。这个方面的事情比较复杂,层面较多样,争论也颇多,原因是做的人多,属于热门,各自都有理由和出发点,加之有着不同理念,所以,应交给市场运作,优胜劣汰。这类创造即便与某种原生态文化、根文化有着借鉴的关连,也多属于元素调用、模拟生发,不构成主体资格和严谨的国家表达。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应该以文化的标准来建设A和B,形成国家文化基础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系统。C既然受惠于民间文化,就必须承认其成果的遗产源流,应该给予这类根文化以名誉的尊重,这是基本的职业道德。

总之,文化是一种表情,56个民族中每一个成员的表情都应该灿烂地存在。

编后:“守护民族民间文化家园笔谈”栏目,今天刊登最后一篇文章就结束了。该栏目自开辟以来,得到了各界的热烈响应。许多专家学者踊跃投稿,从中看得出他们在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工作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表达了空前的关注,而且多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这些文章为进一步加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今天,中华民族的先贤祖辈留下的丰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重视,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坚持不懈,为完成这项伟大的文化保护建设工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