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离开故土,加入到“打工族”的行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将孩子留给农村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现有流动人口已超过1.3亿,像安徽、河南、四川这样的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民工都在1000万人左右。按照保守估计,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形成的由母亲一人抚养的“单亲家庭”、由祖父母或亲戚代为抚养的孩子,在各地农村不会少于千万。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子女”队伍中的很多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他们就像乡村的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着。如何教育好“留守子女”,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留守孩子处境艰难
不可遏止的外出务工潮造成农村许多孩子短期或长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形成了诸多事实上“单亲家庭”或“隔代教育”现象。
以四川为例,约500多万农业人口在省外务工,剩下500多万在省内大中城市就业,省内就业者还可以偶尔回家看看,关心一下子女的学习生活,而省外就业的500多万人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经济条件制约,一两年才能回家一次,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只能是心有牵挂而已。根据我们对四川中部某县一乡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留守情形的调查,整理得出以下数据。(表格见下)
从两个表格可以看出,五年级这三个班中留守子女所占的比例非常高,比例高达74.5%的五年级三班的学生基本全部来自村小,即该中心校在各自然村的派出机构,故他们的家庭往往更偏远、更贫困,父母外出打工就更多了。留守的孩子们除母亲没有外出而亲自抚养的以外,绝大多数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这些隔代直系亲属来抚养,这里就产生了农村的隔代教育问题 祖孙两辈之间年龄相差悬殊,无论是认知代沟还是心理代沟都比较明显,老人文盲率超过80%,根本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时代的巨大差异又使之不能在日常的生活接触中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人格的培养。留守父亲或母亲的农活相对要更多更累,自然也无法顾及孩子的教育与成长,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留守子女”的受教育状况。在我们调查的91名留守子女中,有45%的学习成绩较差,42%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学习成绩较好,仅有3%的学习成绩优秀。
学习成绩仅仅是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一个方面,更让人担忧的是孩子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培养问题。从个性特征上看,“留守儿童”常常会表现为两种倾向:要么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或者过分淘气,做出一些特别举动来吸引老师注意到自己。不少留守儿童还出现过早与异性朋友亲密交往,以及同性之间结拜姐妹、兄弟;或者异性之间(多是初中男生与小学高年级女生)结拜兄妹,最终发展成所谓的小恋人的现象。另外从家里偷拿较大面额的钱去买零食、打游戏等现象在留守子女身上也表现得较为突出。
而在外务工的家长们也并非忘掉了孩子,以上述的五年级三班为例,大部分父母都能以电话或书信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但联系的频率和效果不一。在外的父母们主要以三种方式对留在家中的孩子们进行补偿 其一、只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和学费,定期或不定期地邮寄给孩子的现时抚养人;其二、自己在外挣钱较多,偶尔回家时,拼命地给孩子较多的零花钱或以买衣服、礼物等方式来平衡对孩子的内疚感;其三、经常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来关心指导孩子的学习、生活,同时与孩子的班主任联系较多,而在钱、物的给予上适可而止。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人格发展情形来看,实行感情关爱型即第三种方式的家长的子女往往发展得较好,而前两种方式下的“留守儿童”往往容易出现学业失败、人格不完善等各种问题。
对留守现象的对策思考
毋庸置疑,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子女”的数量必会进一步加大。
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从正面来看,外出务工的确对某些家庭经济状况的好转起着决定性作用,增强了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支付能力,并且由于眼界的开阔,一些家长形成了在对待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正确态度;从负面看,父母外出务工使家庭教育缺位,对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都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广而言之这种现象会影响农村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怎样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使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为更多的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所关注。
青少年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学校、家庭、社区共同的责任,但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缺乏就没有相应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社会在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发展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外出务工越来越多,过去那种稳定的由父母亲自陪伴子女走过儿童少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社会人员的广泛流动性使得许多农村家庭的主要社会成员长期缺位,无法实施正常的家庭教育。这样“留守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职责就几乎全部落在学校教育的肩上。
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实施单位,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职权和职能范围内,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呵护,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课程或讲座,如介绍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技巧等,在生活、学习上更多地关心、爱护。从而减少“留守儿童”从结拜兄弟、姐妹或游戏或故意捣乱等非正常渠道寻求精神安慰、感情寄托的可能性,也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同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它就会最终演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社会也应该有责任对这一现象进行关注、讨论,给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各种媒体、企事业单位和组织、个人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对此问题做出努力。当然,作为直接当事人的家长也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尽可能地与留守乡村的孩子及其老师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多加沟通,全面深入地关心孩子在家乡的学习生活,尽可能地减少孩子离开父母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缺少了这一点,任何其他措施都无助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当然,我们还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本人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以更积极、更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压题照片高贵军摄)
班级 |
总人数 |
父母皆在外(比例) |
父在外(比例) |
母在外(比例) |
合计 |
一班 |
60 |
23(38.3%) |
6(10%) |
1(1.7%) |
50% |
二班 |
60 |
20(33%) |
3(5%) |
0 |
38% |
三班 |
51 |
25(49%) |
13(25.5%) |
0 |
74.5% |
总人数 |
奶奶抚养(比例) |
外婆抚养(比例) |
母亲单方抚养(比例) |
其它情形(比例) |
30 |
14(46.7%) |
6(20%) |
6(20%) |
4(13.3%) |
23 |
15(65.2%) |
4(17.4%) |
3(13%) |
1(4.4%) |
38 |
16(42.1%) |
6(15.8%) |
13(34.2%) |
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