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04-05-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祝黄河 詹建志 我有话说

任何阶级及其政党的执政,都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她的执政过程就是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从而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过程。

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利益观的具体体现。马克思指出: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里的“利益”不仅仅是指人们的“精神利益”,而且包括了人们的“物质利益”。列宁也指出,要实现共产主义,不仅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而且还要“依靠从个人利益上的关心”,否则,“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向共产主义”。这里的“利益”显然是指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完全排斥人们的正当物质利益,忽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那就违背了唯物论的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利益观,明确提出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就进一步从根本上把握了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核心。

代表、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价值取向。那么,这种根本利益是什么呢?就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说,其根本表现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反复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把握了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为此,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一要把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坚持执政为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现阶段,就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引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现代化建设,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尽快让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

二要把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让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当前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最根本的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三要把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文化利益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表现得那么迫切。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们党代表人民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为此,我们要牢牢地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只有把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进一步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才能更加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党执政的基础更加巩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