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吃亏”
吕耀怀在《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2期撰文认为,通过一定的个人利益的损缺,换来了高于个人利益的整体利益的增进,这是“吃亏”的道德价值。除此之外,“吃亏”还有相对于“吃亏”者本人的内在价值。在市场经济中,纯粹出自经济理性的“吃亏”,是一种明智的、深谋远虑的市场行
儒家的丧祭理论与终极关怀
李景林在《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撰文认为,中国古初文明社会的丧祭礼仪本为一种宗教性的仪式,儒家对它做了新的理论诠释,使之发生了一种理性或人文的转变。儒家指出,作为丧祭目的的“慎终追远”,其出发点皆本于孝道亲亲。丧祭礼仪根据“称情而立文”的原则设立,表现了亲亲的内在性与尊尊的普遍性规定之统一与连续。情文的统一规定了丧祭礼仪的本质;情文的连续则表现了文明创制与自然之间的动态的历史性关联。重情、复古,由血缘亲情而返本复始,以上达契合于天地生物之本,从人的生命情态之自然等差性的内省与外推的成德历程中,建立超越的基础,这体现了儒家实现其终极关怀的基本方式。这种形上学的系统,是哲理而非宗教,但却内涵着宗教性的精神和超越性的终极关怀。它给出了经由人的日用常行和自然情态生活而获得超越的一条很切实、有特色的道路。
丹顶鹤的文化现象
马国良在《学术交流》2004年第4期撰文指出,中国的鹤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中华民族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民俗、体育等多个文化领域,创造了灿烂的鹤文化。丹顶鹤高雅、俊秀的形态构成了其独特的外在美。在33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鹤文化大体经历了三个演变过程,即由自然物到人格化的演变;由人格化向神化的演变;由神化到科学的演变。丹顶鹤的文化现象不仅渗透到了众多的文化领域,而且涵盖了华夏各类人群,丹顶鹤成为人们吉祥幸福、健康长寿、爱情忠贞的象征。
当代分析哲学的最新发展
江怡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撰文指出,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分析哲学家对分析哲学的性质、任务以及范围等关键问题作了新的理解,强调分析哲学作为一种方法、风格、路数的重要性;他们重新关注哲学史,力图从传统哲学资源中寻找自己思想的出发点;其研究兴趣则从意义和指称问题转向了人类心灵问题,导致了心灵哲学研究的转向。心灵哲学根据认知科学的基本假设,通过与计算机的功能类比,去观察和说明心灵的活动,这导致了心灵哲学中的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同时,它更倾向于采取唯物主义方式处理身心问题及世界的关系问题。
法律文化与政治文明和社会发展
张中秋在《法学》2004年第3期撰文,就法律文化与政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概念及其联系予以界定和说明,进而揭示它们在东西方历史实践中所蕴涵的共同经验。同时借助结构―功能理论,寻找它们的关系原理,籍此探讨当下中国法律文化建设经由法治对政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指出,法治的成长必将使中国的法律文化与政治文明和社会发展出现兴盛互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