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光明论坛:大家的体育

2004-05-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彤 我有话说
学校要开运动会了,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兴奋得了不得!

后来,他却垂头丧气地说,自己什么运动项目都没被选上,只能参加啦啦队了。儿子体质不是很好,作为家长,我们总是鼓励他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三年级时,我们曾为儿子选择了田径班,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儿子的体质明显增强了,对跑步也产生了兴趣。可是,

后来老师不让他报田径班了,理由是这个班主要是招收一些在学校运动会田径赛上拿了名次或者有田径方面特长的同学,儿子的田径缘就这样了结了。同时了结的,还有他刚刚产生的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由此,我对时下某些学校的体育教育产生了疑惑: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究竟是培养几个运动健将,还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如果两者兼备,为什么那些身体素质欠佳的孩子屡屡与他们喜爱的体育运动无缘?如果仅注重前者,那么,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不是略显偏颇?

体育首先是一种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其宗旨应该是教导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常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再往上推,还应该是人生精神修养与人生态度的教育。通过比赛场上的竞争与输赢,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竞争,怎样面对生活当中的成败得失。如果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学会了遵守“游戏规则”,学会了尊重对手,学会了承受失败,学会了跌倒了再爬起来,那么,这些经验与态度将会使他受益一生。而我儿子遭遇的那些做法,可以说偏离了体育教育的主旨,非但没有尽到体育教育应有之义,而且扼杀了孩子对体育的兴趣,让那些本应该特别需要得到锻炼的孩子只能“望体育兴叹”。试想,那些被认为身体比较单薄而被拒之运动会、田径班之外的孩子,也许从此就失去了增强身体素质的信心;失去了在赛场上奔跑驰骋、跌倒爬起的历练;失去了增强竞争意识的机会与战胜别人、战胜自己的勇气;失去了学会遵守“游戏规则”、正确对待胜败的心态。

笔者最近从一篇文章得悉一个数据:中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只有58岁,比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短10岁。文章认为,造成这一不幸的原因,其一是多数知识分子缺乏体育运动,“文弱书生”是这一现象的历史总结;其二是缺乏正确应对生活中的得失、事业上的成败的健康心态。如果说,丰富的知识是决定人一生幸福与成功的重要因素,那么健康的身体便是幸福的基石。除了天生的残障,对于大多数人,健康的身体取决于运动,而对运动的兴趣则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青少年时期的培养与训练,取决于一堂体育课、一次运动会、一次田径赛,取决于我们的体育教育。我想,被老师、家长和社会各界频频提及的素质教育,是不是应该让每一个热爱体育运动的孩子都获得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个热爱田径的孩子都能够获得在学校的比赛场上奔跑的快乐?

大家的体育,才是真正的体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