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目前已形成了脑神经工程研究、生物医学建模与控制、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三个特色研究方向。该学科以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扎实的科研基础被国家民委确定为重点学科。其所属的脑认知实验室为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
早在80年代中期,该学科就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神经磁学实验室,
该学科充分利用优越实验条件,在认知脑研究、生物医学建模与控制、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点,取得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测出针刺穴位诱发的脑磁场,找到了大脑皮层参与针刺过程的脑磁学证据,发现了主治穴位和主治部位投射区相重叠的现象,促进了针刺镇痛脑机理的完善;提出了分析汉字形、音、义ERPs成分的方法,证明了右半脑具有汉字语言功能,澄清了国际上对汉字认知大脑机能不对称性的疑惑;提出了刻画离子通道活动内在非线性特性的门控动力学模型,使人们能从新的角度定量阐释通道变异所导致疾病的发病机理,并为临床治疗及药物的筛选与设计提供了理论根据。
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和一系列成果的取得,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研究方向不断拓宽,基础学科研究成果逐渐向应用领域渗透。90年代中期,该学科在脑电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制出了ME 8000动态脑电系统,部级鉴定的结论指出:该系统技术先进,其主要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于诊断脑的一过性疾病极有价值;学科科研人员还发现了以一定方式移动的刺激物所诱发的脑噪声是白化的,在这个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退同步ERPs平均和诱发脑噪声白化”的概念和技术,并利用这种概念和技术,实现了将ERPs中两类最主要成分诱发脑信号和诱发脑噪声的有效分离。同时该学科还开展了中药有效成分现代化研究,如对血竭及其成分溶血素B进行了定量研究,确定了溶血素B为血竭镇痛效应的重要成分。学科科研人员还根据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医疗工作需要,研发出一种可移动式远程医疗与急诊支援系统,极大地改善了紧急危重病人入院前挽救生命及医疗处理的条件。
该学科根据学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吸引一批国内外优秀的专家、学者来工作和交流,促进了整个学科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同时开展与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一些重要实验室交流与联合,使本学科实验室的运作能力和学术水平得到提高,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新的科学中心,作为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制定了“抓住生命科学和信息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集中现有学科优势,加强学科的集成建设,形成明显的学术群体优势”的发展规划。力求在五年内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在模拟自然阅读认知事件相关脑电信号的检测处理方面,确立我们的国际地位;将探寻调动注意资源命令中心的研究,利用命令中心活动的信号构造新颖的大脑-计算机接口;通过对“脑损伤患者手功能相关投射区域的重组研究、及退失眠的研究”,创立软神经工程学科和神经软件学科;建立民族药物研究中心,用现代信息学的方法研究中草药的作用机理,确立其学术地位和应用地位,以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