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也关系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未来的战略工程,也是实现亿万家庭的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因此,教育部
每个人的道德观念都是在实践中养成的,都是后天与环境筑就的。未成年人理想信念的树立,思想品质的培育,道德情操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美好心灵的塑造,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需要大家共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环境。我们要根据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调动社会力量,为未成年人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全面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等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育人网络。
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学校既是学习知识的殿堂,也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应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全面认识国情,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解和认同。要利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培育,通过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公益性劳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法制教育等途径,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情操影响学生。
家庭是最直接的道德实践地方,家庭道德教育的作用无可替代。家庭中的成年人要为未成年人做出道德表率,尊老爱幼,讲文明,爱学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并利用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成年人要充分认识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增强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加强社区合作,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掌握教育未成年人的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能力,形成社会化、开放性的思想道德建设格局。
社会的各类文化机构要把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其中,充分发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功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大众传媒要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文艺部门要实施精品战略,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文艺作品要符合未成年人的欣赏需求,做到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相统一,形式新颖,对未成年人吸引力强。文艺工作者要把向未成年人提供优秀精神食粮作为自己的神圣责任,为未成年人开阔视野、提高素养、陶冶情操提供帮助。各地应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加强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专门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公益性文化设施应坚持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提高服务水平,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界要努力为他们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对他们的侵蚀,严厉打击各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净化文化环境;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倡导文明的网络风气,避免网络对青少年思想产生不良影响;严格审查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戏软件内容;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暴力等内容的各类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产品。要切实加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工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一代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教育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把诚心诚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帮助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努力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发展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