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从北京地坛医院传出喜讯,病情最重的非典患者张女士已治愈,转送他院治疗多发的基础病。至此,2004年春季北京非典医疗救治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4月22日晨6点多,地坛医院毛羽院长接到北京市卫生局通知,要求迅速腾出病房收治非典疑似病人及有症状的密切接触者。8:00,院党委召开中层干
自4月22日到5月21日,整整30天,在卫生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卫生工委和市卫生局领导下,在联合专家组的协同下,地坛医院不仅完成了上级领导交给医院的任务,而且实现了三个零的突破――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其他住院病人、门诊病人零感染。
零死亡体现了一流的医疗救治水平
4月22日―5月21日,北京地坛医院收治非典病人的30天里,进行了非典相关专家会诊共49次,参与工作的专家共有54人,这些专家来自北京多家医疗单位,甚至广州的2名专家也受卫生部调遣来京参加会诊。为了对病人治疗具有连续性,非典救治指挥中心在地坛医院设置了常驻该院联合专家组,专家组成员涉及呼吸科、重症监护、神经内科、心内科、感染科、放射科、麻醉科、中医科、精神科等多学科,都参加过去年一线非典救治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激素的应用上,专家们按照卫生部非典防治预案,本着“早期、短期、少量”的原则。7名非典病人中,有2名没有应用激素。为寻找造成去年部分非典病人股骨头坏死的真正元凶,评价是激素造成的不良后果、还是SARS病毒本身的原因,病人入院时,医院为所有病人保留了骨骼的X光片。
在呼吸机使用上,医生们也打了一场主动仗。7名病人中,4名病人及时应用了呼吸机,除张女士应用了有创呼吸机外,另3名病人都应用了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个体化的中药和心理治疗是此次治疗的另一个特点。
一线的医护人员最辛苦
胜利战果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个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地坛医院总是把功劳记在专家的身上,可专家们却谦虚地把红花别在一线医护人员胸前。张女士专家组的组长是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王浩彦主任医师、教授,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最多一句话是:最辛苦的是一线的医生、护士。
张女士体重180多斤,四肢瘫痪,必须在床上吃、喝、拉、撒,护士们替她完成全部的生活护理;有创呼吸机支持的病人,需要每2小时翻身一次、拍背、吸痰保证呼吸道畅通;四肢瘫痪的病人需要不断进行皮肤按摩,避免发生褥疮;还要通过各种监视仪器的数据,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心理护理;完成各种治疗。6小时一班的护士们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来自国家CDC病毒所的杨博士在病程第二周进入了病情发展的极期,呼吸困难、高热,学医出身的他心情低落,一天都不讲一句话,护士们怎么和他聊天,他只是用点头、摇头来表示,护士长刘晓冬发现问题后,有意在他面前说今天某某不发烧了,明天某某该出院了。杨博士终于开口:“我还有几天就不发烧了?”医患找到了相互交流的话题,病人的心里压力找到了释放的出口。
医生的压力更大,为确保病人在自己班上平稳不出问题,要随时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呼吸机的参数、调整用药、记录病程,一个班下来筋疲力尽。
科学防护确保零感染
救治工作刚开始的第一天,毛羽院长就明确提出了两个要求:“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确保其他住院病人零感染。”医院制定了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程序,设定专人负责病房检查人员,三区两线(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人流和物流的污染线路、清洁线路)标志清楚,每个区域的防护用品穿脱都有明文规定张榜挂墙,要求必须做到,谁违反规定监督员就立即纠正。
地坛医院4号楼是这次非典收治楼,在这个三层楼里,治疗病房、过渡病房、医学观察病房按楼层进行了划分,每个病人在病情的不同时期在这里得到科学合理的安置。全新风换气系统保障非典病房的负压状态、空气洁净;通过连接病房的视频、音频系统,在会诊中心可直接与病房医生沟通对话,并可得到监测病人的图像;通过旋转摄像镜头可清晰地看到病房、医生办公室的情景,甚至监护仪上的数据、医嘱单上的字迹都能清晰地辨认,大大减少了专家不必要的进入隔离区的次数,有效地保护了他们的安全。为了减少交叉感染机会,医院还特地在4号楼安排了临时检验室,购置了生物安全柜、生化检测仪,做到生化检测、常规检测标本不出楼。
五月的首都北京,鲜花灿烂,它是白衣天使辛勤汗水的浇灌。2004年5月21日下午,在北京地坛医院阳光走廊,北京2004年抗击非典战役画上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