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28日电 由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今天在北京正式启动。
这项重大工程,以恢复和持续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持续增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提供有效科技支撑为目标;以长江中下游、华北、东北三大平原为重点区,以水稻、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将分二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2004年到2006年,第二阶段从2007年到2010年。第一阶段国家拟投入4亿元,在集中力量为实现粮食生产能力的恢复性增长提供科技支撑的同时,对制约我国粮食增产的长远重大科技攻关进行部署。集成国家、部门、地方的科技资源,突出重点,联合攻关。以三大粮食作物超高产新品种组合配置与粮食丰产技术组装与大面积示范为重点,促进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目前4.4亿吨恢复到5亿吨;并在此基础上,突破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特别是与粮食增产相关高技术,为实现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的新台阶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工程将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河北、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1个省,分别建立1万亩核心试验区、100万亩示范区和1000万亩辐射区,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25亿亩。先期优化集成20套适合不同产量水平、不同种植制度、能为恢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有效技术支撑的区域增产节本栽培技术模式,平均增产幅度达到20%以上;并形成10-20套可以大面积应用的超高产栽培模式,为全国粮食丰产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预计,三大粮食作物节水省肥、抗灾减灾、产后减损等新技术在主产区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后,化肥和灌溉水利用率分别可提高10%以上,粮食收获储运损失减少10%以上。工程实施的前三年,预计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570万吨,直接增加农户经济效益164亿元。并获得一批重大成果和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