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江小涓主编的《财经蓝皮书: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报告№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以“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结构”为主题,运用实证分析、国际比较等方法,除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服务业与中国经济发展、服务业发展与扩大就业、服务价格与中国服务业发展以及中国服务业的核算问题外,还对金
研究发现,在1991~2002年的12年中,中国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仅上升了1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但并不能由此推出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的判断。同时,中国能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全球最高的增长速度,说明服务业发展滞后并没有成为增长的障碍。报告认为,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但从“十一五”开始,我国服务业有可能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原因主要有:持续快速增长将使服务需求弹性上升;服务含量高的消费需求成为新的需求热点;新一轮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服务业;服务业是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点;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虽然从中国省际间的数据分析发现,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与人均GDP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利用2002年数据对全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研究发现,人均GDP对服务业增加值的影响是负值,对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的影响在统计上可以认为是零。这一结果与许多预期相反,需要进一步分析。
积极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约为33%,吸收的劳动力只有28%,既反映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现实,也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就业的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要提升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必须明确服务业发展目标,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快城市化进程,鼓励中小城市适度扩容;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通过职业教育为服务业发展培养适用型人才。
报告提出,促进中国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从改变观念、促进竞争、规范行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适当扶持等多个方面着手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