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教育,是一种心灵的教育。有一位教育专家说,养孩子就像养棵树,树冠就是知识,应该由庞大的社
生命的教育,是一种精诚的教育。前北京大学校长、我国著名的加速器专家陈佳洱,回忆自己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曾受到父亲陈伯吹要爱好科学的教育。“上中学时,有个电影《发明大王爱迪生》在上海上演,父亲专门接我去看那个电影。还有一天,上演《居里夫人》,正好下大雨,父亲又一次把我接过去,看完以后,还给我讲,你要是像居里夫人那样,能够有所发现,能够对社会作一些大的贡献,就很好了。这些话我一直深深记在心里。”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德国文学史上的泰斗,被恩格斯推崇为文艺领域里“真正的奥林匹亚神山的宙斯”。歌德的父亲是裁缝师的儿子,家境殷实,受过高等教育,曾获莱比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当过地方官。他爱收藏书籍和美术作品。在这种家庭环境里,歌德耳濡目染,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歌德稍大一些,父亲带他到各地去旅游,每经一处,父亲总要讲讲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让歌德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歌德的母亲是法兰克福市长的女儿,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爱好文学,平时喜欢给儿子讲故事。人们称歌德是个天才,事实上,歌德的才能并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得益于父母潜移默化的早期教育。
生命的教育,更是一种榜样的教育。有一对农民夫妇,用他们带茧子的双手把孩子送进了清华大学。孩子的父亲孙修山是个多面手,学过木工,学过果树修剪和养殖技术。平时,还经常买一些科技书籍,有空就翻翻,并学着实践。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勤于钻研、勇于探索的榜样,无形中,也在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品质,促进了孩子的求知欲。孩子上小学时,母亲到烟台外出,别人带回的是吃穿的东西,而母亲却转了几家书店,给孩子买了一套少儿古诗全集,让翘首以待的孩子喜出望外。这些就是一对农民夫妇的教子之道,孩子的成长正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教育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生命的教育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生命的教育是那么的刻骨铭心,又是那么的富有感召和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