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努力培育大学精神

2004-06-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涂文涛 我有话说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强调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学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创

新文化、科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现代大学对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力培育和创新大学精神,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精神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包括民族追求的共同理想、确立的共同价值、形成的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品格,是民族意识的最高形式。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没有远大的民族理想,就不可能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形成过程中都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 一是历史延续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都不是短时期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积累而形成的。二是时代创新性。在不同的时代,每一个民族面临着不同的课题和实践,都要不断把民族精神提升到新的水平,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三是教育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一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从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如果一所大学没有独特的精神,就如同国无国魂、民无民志,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所谓大学精神,就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整体精神面貌。它是一所大学较长办学历史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独特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表现为大学的群体意识;是激励大学发展,提升大学办学水平的精神动力。一所大学大学精神的形成,同这所大学产生、发展的时代、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文化特色和师生的共同心理状态密切关联,是民族精神、国家意志、社会发展趋势与学人精神相互融合的结晶。大学精神一经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融合性和强烈的渗透性,是一所大学发展的底蕴之所在。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办什么样的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早期英国的牛津大学认为大学就是传授知识的领域,洪堡创立的德国柏林大学又把大学发展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美国的大学活动又扩展到校外,成了社会的“服务站”。这就使得现代大学各具特色,具有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当然,培养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最基本的功能和目的。检验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最终还是看培养人才的质量。当代中国大学遵循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提出了各种创名牌、争一流的办学理念。其形成的大学精神,无非就是使大学始终处在不断前进的发展状态中,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处在昂扬进取、发愤建树的人生状态中。这是大学精神的立足点,也是检验一所大学的重要标准。

二 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是一致的,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大学的体现。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精辟概括,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最本质的东西。

我国的大学精神张扬着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中国的现代大学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清末民初国势渐弱,救亡图存的有识之士开始学习日本举办现代高等教育;“五四”运动突现了文化教育在民族复兴中的作用,开始学习美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以求进一步发挥大学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始学习苏联的高等教育。因此,中国大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体现着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这些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大学的体现。

三 大学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重要的精神资源。

中国的现代大学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不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和丰富着中华文化。我国现代大学的发展只有百余年的历史,其办学理念的一大特色,就是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丰富着我国的民族文化。当封建文化崩溃,新的民族文化尚待建立之时,早期中国高等教育有一个追求,就是继承儒家文化中培养君子、士的人格理想。这种民族文化和精神始终是中国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基础,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得以不断更新,从而为弘扬民族精神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中国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另一特点,就是中西文化兼容并包。中国大学的发展过程充分说明,如果没有西方的大学理念现代大学也是发展不起来的。西方大学文化对中国现代大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还是人文精神。中国的许多著名大学都受到西方大学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当代的大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的国际交流已成为一流大学的基本品格。各国大学互相间的学术活动、信息沟通,不仅促进了大学理念的融合,而且推动着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借鉴;在合作与交流的文化“碰撞”中,不仅激发大学的创新精神,也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资源。

二、加强大学精神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在任何一个国家里,大学历来都是文化重镇。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我们加强大学精神建设,必须坚持这一指导思想。

按照这个要求,大学精神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体现,应该保持鲜明的民族特性和独立的品格。同时,现代大学精神应该是开放的,它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汲取世界各种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勇于文化创新。大学精神要体现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吸取世界各民族的优长。因此,加强大学精神建设,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大学精神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这些不仅是新时期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大学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我国古代教育就以实施“道德”教育为主,其教育思想十分明确,教育内容可以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精神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对中国现代大学影响很大,构成了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关系文化建设的成败,也关系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就应当是道德养成。这就要求大学在走向“世界一流”、“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发展进程中,一方面逐步构建自己的办学理念,形成办学特色;另一方面塑造自己的大学精神,严谨治学,求实开拓,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是传授知识、创新知识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对于全社会先进文化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要培育高雅、先进、文明的校园文化,赋予校园文化以时代性、民族性和科学性的内涵,使高校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其一,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优良的校风,把大学建成全社会思想道德的“首善区”;其二,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抓好文化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品位和效果。积极组织师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校园文化活动承载深刻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内容;其三,在大学形象塑造中体现民族精神和大学精神。一方面要依法治校,转变工作作风,健全管理制度,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使师生对校园和社会有亲切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祖国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大学形象宣传中,大学的校训、校徽、校歌、宣传画册、宣传电视专题片、校史等都要体现民族精神和大学精神的统一。要通过大学形象宣传,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扩大民族精神和大学精神的影响面;其四,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文化。校园不是公园,不能只是植树栽花。校园建设也不是城市建设,不能一味追求现代建筑。应当在校园建筑设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建设中,体现大学特有的文化精神,以深厚的文化渗透力,陶冶性情,增强自信,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实现环境文化育人。

三 培养学术大师,弘扬大学精神。

建设现代大学的核心是学术大师在大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是大学诸多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和的结果。其中,大学领导班子的精神状态和学术大师对大学精神的影响重大。所谓学术大师,即学术成果、精神风范影响重大者也。一所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一所名牌大学之所为名牌,也在于有没有学术大师。

由于学术大师在大学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大师的培养,必须以师德建设为先导。学术大师首先必须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其学术成果和思想行为要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经师易遇,人师难遭。”为师者,如果不爱自己的祖国,对事业心浮气躁、心有旁骛,对学生教书敷衍,对学问急功近利,肯定培养不出具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品格、志存高远的学生,同样也成不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大师。其次,培养学术大师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一套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和机制,实施师德规范和评价体系,奖惩分明,强化以德育人,营造学术大师产生的自由和创造的氛围,以及青年学者“冒尖”的土壤。这样,大学必然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学精神也会声名远播,民族精神就会弘扬光大。

四 大力推动教育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也是大学精神最具本质的内核,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内驱动力。十六大报告把“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摆在教育发展各项工作的首位,这充分表明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育创新首要的是教育观念创新,确立与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大学要与时俱进,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以全球眼光全面审视我国的教育事业,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坚持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大学教育应当树立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人才观,进行教育制度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为了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大学应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创新,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的办学水平。如果一所大学的整体水平不高,就培养不出大批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这也是培育大学的重要目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