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汽车、能源与院士的焦虑

2004-06-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陆彩荣 我有话说

两年一度的北京汽车大展正在国际展览中心和中国农业展览馆如火如荼地举行。名车靓女、歌舞娱人、观众如潮。迅速成长的汽车消费与汽车产业,使中国成为世界汽车业最耀眼的增长点。一时间,中外客商云集,大小汽车荟萃,其喜洋洋者矣!

同样是两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周刚刚在北京结束

。中国科学界的学术泰斗们汇聚北京,就科学界的前沿与尖端问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流。在众多问题中,中国石油等能源能不能支撑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院士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面对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汽车业,院士们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且忧的成分似乎要大于喜的成分。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同样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耗大为增加。一次性能源的产能与供需缺口扩大。陈毓川院士认为,仅石油一项,到2020年全国缺口就在2亿吨以上。如何建立安全、经济、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是能否保证今后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以汽油、柴油为主要能源的中国汽车业如何发展实在不是一件小事。陈院士算了一笔账:假定到2020年,全国百人小汽车拥有量6辆,则石油最终需求就达3.4亿至3.8亿吨;如果百人汽车拥有量达到10辆,则石油最终需求达到4.5亿吨。中国的石油供应能够支撑汽车业如此高速的发展吗?

同样身为院士的曹湘洪为中国汽车能源消耗进行了更为清晰的辨析:目前,我国汽车汽油消耗占整个汽油消费量的75.5%,每辆车平均每年消耗汽油高达2.28吨,而日本只有1.1吨。在美国,大排量的汽车已开始滞销,而小排量的汽车则销售看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信号。面对日趋紧张的能源供应,中国汽车业该如何成长?汽车消费该如何发展?曹院士认为,到2020年,汽车用油将占全国汽煤用油的绝大部分。从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他大声疾呼:中国应该立即严格控制大排量汽车的发展,大力发展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院士的话绝不是危言耸听,院士的焦虑代表了一种科学理性的焦虑。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不能离开它所处的资源环境,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如此贫乏的国家,产业发展不能只图一时之利。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中国的汽车业理应回避先行国家汽车发展的老路,走出一条更科学、更理性的道路。

我们不能一方面高喊能源短缺,要开源节流大力发展新能源;另一方面,又不管不顾,为了眼前GDP的飘红,盲目发展大排量汽车。笔者查阅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刚刚公布的《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在技术政策一章中,明确写道:“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同时,“国家还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这是国家对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在能源方面的最新界定,我想,正在参加北京汽车展的汽车生产厂商,特别是中国的厂商们应该好好地学习、认真地贯彻这个产业政策,真正从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企业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有序发展。也只有这样,中国汽车业才能在世界汽车业能源战略调整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奋发图强;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产业发展之路,逐步做大做强,在世界汽车产业之林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