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共建基础
对于西部高校的环境,重庆大学决策层的见解与众不同。李晓红校长认为,环境可以创造。“很多人都认为是名校斯坦福大学成就了硅谷,但从最根本上看,正是积极参与硅谷的创造与发展,才成就了著名的斯坦福。”他曾经分管过学校的科研工作,对此颇有体会。
1994年1月,重庆大学经批准成立全国直属高校第一个大学校董会,搭建起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平台。
2001年9月,教育部和重庆市签署《关于重点共建重庆大学的协议》。学校领导班子将其视为融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机,迅速确定了“扎根重庆、立足西南、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思路,主动参与,全面服务,不断夯实部、市共建的基础。
学科建设上,优先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九五”期间,全校7个具有与地方合作特色的“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被教育部整体评价为“优”。部、市共建后,又有“山地城镇规划与建筑科学”等5个与地方经济结合的优势学科被批准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使重点建设学科增至12个。
2003年6月,重庆市委专题研究和部署加快城镇化进程问题。重庆大学在会后立即报送了利用科研技术、工程设计、科技人才等优势资源全面参与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建议,得到市委书记黄镇东、市长王鸿举的高度赞扬。在校地合作的基础上,先后为27个董事单位输送博士、硕士和本专科毕业生8930人,与董事单位长江电力、长安汽车等企业进行了包括国家“863”、“973”等重大项目在内的350余项合作。
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重庆市不仅承诺按1 1配套资金支持,而且将重庆大学的改革和发展纳入《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给予重点支持。
用机制和事业留人
部、市共建加快了重庆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校党委书记祝家麟教授说,在部、市共建的支持下,学校始终坚持“师资为核心,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以分配制度为重点、转换机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淡化身份、强化岗位、调整结构、竞争择优、增量拉开”,聘岗3701人,在分配上增大了教学科研岗位津贴的额度,增设了学科团队负责人和校级实验中心负责人关键岗位,让一批骨干教师担当重任。
“我们要用机制和事业留人。”祝家麟说。他认为,一所高校有了好的运行机制,出人才是迟早的事;有了好的办学理念,出成果也是迟早的事。
有了部、市共建资金的投入,重庆大学每年投入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资金1300万元以上,实施了首批125名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同时每年拨专款500万元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学校还派遣77人出国进修,其中33人获国家留学基金会资助,居西南地区首位。
开阔的办学视野和合理的用人机制,留住并吸引了许多的高层次人才。两年来,重庆大学共引进高级人才43人,其中海外留学人员8人。到2003年底,全校在岗教师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教授329人、副教授735人。部、市共建以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4项、国家“十五”高校教材建设工程重点项目19项。
向一流的目标迈进
部、市共建为这所西部高校创造了发展的良机。据李晓红校长介绍,共建以来,仅校园基础设施投资便达到了5亿元,建成面积40万平方米,在建面积19万平方米。在重庆市无偿划拨2680亩土地的基础上,位于“西部大学城”内面积达3700亩的新校区,也加快了建设步伐。
学科建设在部、市共建过程中,始终处于突出地位。两年来,全校新增博士学位一级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使现有本科专业达到73个,并有111个硕士学位、5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和14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通过调整和完善以工为主,理、文、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结合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间得以交叉融合,综合性进一步增强。
2002年,重庆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可在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范围内自行设立二级学科专业的高校之一。2003年,学校增设“凝聚态物理”博士点,实现了理学博士点零的突破。全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达到21个,并列全国专业学位第二。
“一流的‘知识生产线’、一流的‘大师孵化园’、一流的‘科技智囊团’。”祝家麟这样表述重庆大学的目标。